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19章 馬踏賊營

    建康勤政殿裡,司馬元顯、張法順、王謐等人蔘加朝會,東晉皇帝司馬德宗和皇后王神愛全部到場。

    司馬元顯出班奏道:“陛下,浙地盜賊猖獗,孫恩糾集了十幾萬人,猛攻京口。如果京口不保,賊軍沿江而上,建康就危險了!”

    司馬德宗聽了,皺眉道:“元顯愛卿,你~~~你說怎~~~怎麼辦?有木~~~木有辦法?”

    司馬元顯聽了,脫口而出:“讓休之率兵到建康勤王!”

    此言一出,眾文武紛紛點頭。

    司馬休之何許人也,竟能使東晉在朝文武信服?

    他是晉宣帝司馬懿之弟魏中郎司馬進的後代,譙敬王司馬恬第四子。年輕時就任高貴顯要的職位,又因其兄司馬尚之甚受當政的會稽王司馬道子倚仗。在平定王恭之亂時脫穎而出,顯示了不凡的軍事才能。他本身是晉室皇族成員,自然得到司馬德宗、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的倚重。

    此時司馬休之官拜龍驤將軍、襄城太守,鎮守歷陽,接到聖旨後,點了三萬精兵,徑奔建康。

    京口一帶,徐謙之、劉襲帶領軍民們頑強抵抗,擊退了孫恩軍十多次進攻,把孫恩軍拖在京口一帶。

    孫恩發誓攻下京口,直下建康,所以不斷增加攻城兵力,戰況空前慘烈。

    眼看京口不保,劉牢之率軍趕到了!

    軍情緊急,劉牢之率軍從海鹽趕到京口,前面部隊均是輕騎兵,機動性強,所以在京口陷落前抵達戰場。

    但劉牢之的這支先頭部隊不足千人,孫恩坐擁十萬之眾,軍力對比懸殊,這仗怎麼打?

    沒有退路了,因為京口是北府軍的老窩,如果被孫恩襲佔,後果不堪設想。

    劉牢之喚來劉毅,與他商量如何解京口之危?

    劉毅足智多謀,當即說道:“莫被賊軍嚇破了膽子,昔項羽以三萬敢死之卒,破二十餘萬秦軍,無他,不惜死爾!此番京口血戰,關乎北府軍存亡,關乎晉室安危,有進無退。以集團衝鋒形式,徑取賊軍大營,擊敗孫恩陸上中軍,迫使賊軍上船,定能扭轉戰局!”

    劉牢之聽了,問道:“希樂,何時發起攻擊?”

    劉毅答道:“半夜,迅雷之勢襲之!”

    劉牢之慨然道:“就依希樂之計,這次馬踏賊營,直攻孫恩中軍!”

    半夜時分,孫恩在中軍帳裡睡得正香呢,外面忽然傳來喊殺之聲,直入孫恩耳蝸。

    孫恩親兵急急入帳,見孫恩已經起床,因為多年的征戰,使孫恩的神經敏感無比。

    此時劉牢之、劉毅率領近千名輕騎徑衝賊軍中營,盧循、孫嬌秀、姚盛率軍駐屯在附近,沒有發兵支援。因為他們知道孫恩所在的中營有三萬餘人,而且是精兵,完全能抵擋晉軍的偷襲。

    劉牢之一馬當先,揮舞滾珠電光刀,一連砍翻了數十名賊兵,衝到孫恩下榻的營帳!

    賊將蔡健、申覺飛馬而出,擋住劉牢之,為老闆孫恩擋拳。

    蔡健使一把開山斧,申覺使一條紫金連環槍,均有萬夫不當之勇。

    劉牢之鉚足了勁,大吼一聲,內力通透,使出絕技“移山鎮寶”,滾珠電光刀由左向盪開,忽地翻轉,再由上往下,匯起一股強悍無比的刀風,呼嘯著劈向蔡健。

    蔡健自負其勇,以斧頭相接,只聽咣噹一聲,斧頭竟被滾珠電光刀硬生生切斷!

    劉牢之的這把滾珠電光刀非尋常兵器,乃北府軍創始人謝玄所贈。當年謝玄見劉牢之面色紫赤,容貌異於常人,武藝高強,為人忠厚大方,遂將這把鎮國之刀贈給劉牢之。劉牢之每次上陣,持此寶刀,所向披靡,為東晉王朝立下了不少戰功。不知有多少悍將,死於此刀之下!

    這次蔡健吃了大苦頭,他見斧頭被切斷,吃了一驚,就在他一楞神的工夫,劉牢之掄起滾珠電光刀,大喝一聲,劈向蔡健。

    可憐蔡健做了多年賊人,連頭帶肩,被滾珠電光刀砍為兩截,一縷賊魂赴黃泉。

    申覺見劉牢之神勇無比,哪敢再戰,虛晃一槍,撥馬便走。

    劉毅拍馬趕上申覺,挺起蟠龍六合槍,刺中申覺後背,申覺慘叫一聲,落馬而亡。

    晉兵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無不以一當百,殺得賊兵四散奔逃,潰不成軍。

    馬踏中營,奮勇向前。劉牢之帶領的這支北府軍,以近千兵力,殺得孫恩的三萬餘人馬抱頭鼠竄,紛紛逃向江邊戰船。跑得慢的,只恨爹孃少給了二條腿。

    劉牢之飛騎殺至孫恩馬前,更不打話,向孫恩殺去。

    孫恩略作抵擋,料知不是劉牢之對手,倉促之間來不及施展妖法,只得拍馬逃向戰船。

    這一仗,孫恩的陸上精兵折損萬餘人,士氣大挫。來不及逃到戰船上的賊兵,被京口軍民生擒活拿。

    孫恩肝膽俱裂,下令停止攻打京口,轉而逆流而上,進兵建康。這傢伙這樣想,在京口沒撿到便宜,就到建康去撿。你劉牢之的北府軍再厲害,只能在東晉的部分割槽域作戰,不可能全天候全方位作戰!

    盧循、孫嬌秀、姚盛本想和劉牢之作戰,但劉裕、劉敬宣帶了萬餘生力軍,趕到了京口。盧循、孫嬌秀、姚盛只得按孫恩的命令辦,撤離攻打京口的賊軍,全部上船,向建康進發。

    劉裕向劉牢之進言,說趁賊軍新敗,士氣低落,我軍窮追不捨,擴大戰果。

    劉牢之說如果孫恩設定了伏兵,怎麼辦?

    劉裕說不用害怕,因為前面數仗,賊軍每仗必輸,即使有伏兵,亦有何懼?

    劉牢之聽了,覺得劉裕說得有道理,遂命令劉裕率軍追殺賊軍。

    劉裕率領數千精兵,追殺賊軍,在丹徒一帶大破賊軍,不少賊兵墮入江中,有的墜入懸崖,至少折損了萬餘人。

    孫恩不服氣,帶著盧循、孫嬌秀、姚盛等人,整頓兵馬,尚有數萬之眾,乘坐戰船,殺至建康城下。

    司馬元顯親自點兵迎戰,雙方在建康一帶的江面上進行水戰。一連數日,賊軍因長於水戰,擊敗了晉軍,逼近建康城下。

    危急時刻,司馬休之帶著三萬精兵,趕到了建康,向賊軍發起了猛烈進攻!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