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565章 陋室訪友

    閒話不提,卻說會考完之後便是所有舉子最為放蕩形骸之時,反正中與不中,都沒有了壓力,於是京城裏的煙花柳巷以及教坊司衚衕生意遽然火爆。

    方唐鏡也沒少接到宴請的邀約,大多是同鄉考生,同時也有許多江南商人早早就備了厚禮預先恭喜的,老伍拿著半尺高的請柬來到了方唐鏡跟前。

    看著厚厚一疊請柬,方唐鏡苦笑不已,正所謂分身乏術,商人們的還好說,眾同年考生的就分外有講究了,去赴誰的宴不赴誰的都不大好。

    這倒是方唐鏡記起與曾彥四人打賭的事,何不乾脆自己一股腦請了,省得有人背後閒話厚此薄彼。

    再一想,不如就在徐小公爺新開的秀娘連鎖火鍋店請客?

    火鍋店自己是有股份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還能打個廣告,實是一舉多得。

    想到曾彥,方唐鏡對這位老同年便留了心,便叫人打聽到了曾彥的住處,親自登門拜訪。

    曾彥爲了備考,很早就到了京城,在城北貧民區租了一處小院。

    方唐鏡來到門外,發覺小院裏的住宅竟是二層小樓,不過上面飄蕩著枯黃的雜草,想必也是年久少修,房租應該很便宜。

    門兩側貼著一副對聯:

    “板凳要坐十年冷,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文章不寫半句空,人間哪有空閒之光陰。”

    想必是有感而發,正所謂文如其人,可見曾彥是個耐得住寂寞的人。

    其實最讓方唐鏡欣賞的,還是那一手風骨錚錚,斬釘截鐵的柳公體。

    “好聯,好字,非大毅力者寫不出此聯,一手柳體已入骨矣!”方唐鏡看著對聯,脫口而出。

    “方賢弟?貴客,裡面請,裡面請。”在方唐鏡欣賞對聯的時候,一個驚喜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方唐鏡回身,便看到了曾彥提著一大把青菜從外面走了回來。

    因為天氣寒冷,曾彥頭上還戴著一頂裘皮帽,不過磨損得厲害,有些地方還打著補丁。

    見到方唐鏡,曾彥連忙放下手中的青菜,手忙腳亂地拱手行禮。

    方唐鏡笑著還禮道:“冒昧來訪,曾兄可不許逐客哦。”

    “賢弟也不提前通知一聲,也好叫為兄掃塌相迎。”曾彥看著一大把青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若是提前通知曾兄,豈不是吃不到美味的釀豆腐?”方唐鏡笑著打趣道。

    一大把青菜裡還有兩個荷葉包,一個包著豆腐,一個包著肉沫,顯然曾彥是想犒勞一番自己。

    “賢弟好眼神,不客氣地說,為兄釀豆腐可是一絕,若賢弟不棄,你我小酌可好?”曾彥聞言,忍不住脫口相邀請,可話一出口,不禁有些臉紅,青菜豆腐待客,也太簡慢了些。

    剛纔方唐鏡對他那副對聯的評價恰好讓曾彥聽到,頓時有一種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

    “求之不得,看來愚弟今日口福不淺也。”方唐鏡聞言一笑,沒有推辭,看著曾彥,想起了上一輩子的自己,若非清貧過來的人,誰會把自己弄得一身廚藝。

    “簡慢了,只有些粗茶淡飯,賢弟勿怪。”曾彥自己倒是不好意思起來。

    “怎會,愚弟見了豆腐,可是連命都不要之人。”方唐鏡大笑,幽了自己一默。

    這是一個江南人盡皆知的笑話。

    話說有一小氣書生好不容易請了一次客,上了八道菜:

    豆芽炒豆腐,小蔥拌豆腐,乾煸豆腐,紅燒豆腐,蘿蔔燉豆腐,酸菜豆腐……

    總之八個素菜豆腐讓他玩出了花。

    爲了預防客人不爽,書生先打了預防針道:

    “在下生平最愛豆腐,豆腐便是吾命也,一日不食便如丟了性命一般,來來來,不要客氣,嚐嚐在下最珍貴之物。”

    數日後,客人回請,客人記起書生豆腐便是吾命之語,便在每道大魚大肉裡都加了豆腐。

    及至入席,書生筷筷夾肉,大快朵頤,一旁的豆腐卻是動也不動。

    客恐其有性命之憂,驚問生何不食豆腐,不是說豆腐便是吾命嗎?

    書生道:“吾見了大魚大肉,便連性命亦可不要矣!”

    現在方唐鏡把這人故事反過來說,自然是表明自己絕不是介意清貧之人。

    “賢弟曠達,請……”曾彥大笑,連忙把方唐鏡讓了進去。

    曾彥的廚藝在讀書人中可謂是出類拔萃,一堆青菜三下兩下洗得乾乾淨淨,方唐鏡打著下手,兩人便如鄉間農人一般,說說笑笑地生火煮飯。

    還別說,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現在這樣的生活反倒讓方唐鏡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

    飯菜很快弄好,曾彥所說的粗茶淡飯還真是實誠,一盤素炒青菜,一盤炒豆芽,一盤炒花生米,另外還有一盤什錦醃菜,醃蘿蔔,鹹菜,大頭菜黃花菜這些混雜在一起,紅黃花綠,很有美感。

    唯一的葷菜當然是釀豆腐,可能是曾彥想作兩餐吃的,所以買的量也頗足,此時一鍋燴了,滿滿一大海碗。

    溫了一壺米酒,散發著溫暖的酒味。

    看起來十分豐盛的樣子。

    當然,這是指農家,有這些菜算是小過年了。

    可對於一個江南的舉人老爺來說,實在是寒酸得不能再寒酸了,嚴重跟他的身份不配。

    這就是江南舉子的?

    “來,賢弟,哥哥敬你一杯。”曾彥熱情地為方唐鏡把酒滿上,招呼道。

    方唐鏡一口將熱好的米酒飲下,身上暖暖的。

    “賢弟,釀豆腐須得趁熱吃才最為鮮美,嚐嚐為兄的手藝。”曾彥幫方唐鏡夾了一筷子,自己也撈了一筷子,很是滿足的樣子。

    釀豆腐實在很美味,入口鮮甜嫩滑,曾彥的廚藝確實不錯。

    兩人邊飲邊談,詩詞歌賦,家國天下無所不談,漸漸都有了些酒意。

    “士美兄,平時就吃這些嗎?”曾彥字士美,兩人此時關係拉得很近,因而方唐鏡也不怕問些私事。

    實際上方唐鏡也是好奇得緊,要知道,金舉人銀進士,書生一旦中了舉人,不需要做什麼,就會有無數人自動投獻土地,家裏的生活條件自然大大改善,很少有曾彥這樣清貧的舉人。

    “吾知足了,比以前好了太多。

    中舉之後,家裏現在老少不愁溫飽,族人多投寄土地,實在用度也不缺。

    吾想著自己老朽,讀書一途一直未必能回報鄉梓,餘日也未必能做些什麼,故而有了私心。

    將田產捐作族學公產,為那些莘莘學子盡一份力。

    如此一來,雖不敢說流芳,亦對得起祖宗也。”曾彥笑著說道,他酒量不大,此時已是滿臉紅光。

    方唐鏡肅然起敬,這纔是一個純粹計程車子,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正牌子士子。

    方唐鏡苦笑道:“士美兄說的是,只是你不為自己著想,家裏老小如何生活?”

    曾彥又笑道:“吾亦非迂腐之人,家裏還留著三十畝薄田,種糧種菜養雞養鴨,耕讀傳家盡有富餘。若僥倖得中,亦可盡展生平抱負,為天下人做些事情。”

    江南土地上好,三十畝產出確實也夠一家人吃穿用度,不得不說,這也是長久之道。

    方唐鏡忍不住有幾分感慨,讀書人講究修齊治平,曾彥如此做法,顯然是料理好了修身齊家之事,若更進一步,是想在治平一道上有所作為。

    可見曾彥年齡雖不小,內心卻不服,頗有幾分廉頗不老的味道。

    “士美兄高風亮節,愚弟受益良多,他日若為官,必盡已所能,兼濟天下也。”方唐鏡正襟危坐拱手受教道。

    “好,歷經天下白眼,我本看淡世情,不意卻得賢弟知我,懂我,當浮一大白。”曾彥酒意發作,聽完方唐鏡的話,便忍不住擊案叫好道。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方唐鏡哈哈大笑,與曾彥對了杯,一飲而下。

    方唐鏡此時亦意興勃發,遂傾酒於硯,提筆寫下:

    《自嘲.贈曾士美》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寫畢,兩人哈哈大笑,更盡一杯酒。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