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夕陽下的許諾
聽到許木的話,趙子邯一愣,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劍者,殺人之兵。”爲了殺人而存在,這就是它的意義,世界上第一把劍,就是爲了殺人而鑄造的。
“行了行了,別站在門口了,快進來吧。”將手中的青銅長劍收起,許木對著還麼回過神的趙子邯招手,轉身就往廚房去了。一大早的他還沒吃飯呢,囡囡也應該快醒了。趙子邯回過神,只看到許木的背影,不禁撇嘴。
“趙哥哥,你來了。”就在這時,囡囡也從屋中走了出來,一眼就看到了趙子邯,眼睛一亮,幾步跑了過去。趙子邯也露出微笑。對著囡囡說道。
“囡囡快過來,趙哥哥有好吃的。”
當許木做好飯端出來的時候,趙子邯和囡囡已經吃得差不多了,無奈的嘆了口氣,還是將飯菜放好,招呼兩人吃飯。
“正如你所說,劍,是殺人的兵器,而我教你的劍法,也是殺人的劍法。”吃完早餐,許木陪著囡囡玩了一會兒,終於又開始了今日的訓練。
吃一塹長一智,今天許木提前熱身,以免第二天又是疼的要死,隨後拿著趙子邯給的劍,跟著他一招一式的練起來。
劍法很簡單,一招一式只為殺人,許木很快就練的有模有樣。趙子邯看著已經學得差不多的許木,忍不住點頭稱讚。他也沒想到許木會學的這麼快,沒記錯的話他只是昨天耍過一次,加剛在,不過施展了兩次劍法,許木就已經記住且學會了,實在讓人驚奇。
“攻過來。”趙子邯突然擺好架勢,對著許木說道。
“嗯?那你可小心了。”許木眼神一凝,隨後一劍刺出。
鏘!
趙子邯卻是一下子挑開了許木的長劍,許木感覺到一股巨力襲來,甚至讓他有些握不住劍,隨即趙子邯欺身而上,下一秒,劍刃抵住了許木的咽喉。
感受到脖子上的冰涼,許木忍不住嘆了口氣。敗了,只是一招,自己連劍都握不穩。本來以為飛速學會劍法的自己是天才,卻不想連趙子邯一招都接不下,著實打擊人。趙子邯看出了許木的不甘,不禁微笑著說道。
“你的基礎太差了,就算學會劍法,也不能發揮其威力。”
“我知道。”許木洩氣的說道,劍都握不住,還談什麼劍法,還是老老實實的打好基礎吧。
趙子邯點了點頭,隨後就將手中的劍收起,“今天就這樣吧。”許木也同意了,他的身體也沒恢復,再練下去也只會適得其反。
“囡囡,走,今天哥哥帶你出去玩。”休息了一段時間,許木便招呼囡囡準備出門。反正也無事可做,正好來了邯鄲許久,還未好好逛過,今日便趁此時機,看一下這繁華的趙都。
囡囡聽到許木的話,連忙跑過來,一雙大眼睛一閃一閃的,十分高興。一旁的趙子邯卻不樂意了,連忙出聲說道:“喂喂,那我呢?我怎麼辦?”
“你?”許木瞥了他一眼,隨即理所當然的說道:“當然是哪來的回哪兒去了。”接下來可是他和囡囡兄妹相處的時間,這貨當然是有多遠走多遠。要知道最近因為許木忙,沒有時間陪著囡囡,趙子邯趁機和囡囡建立了不錯的關係,都快把他哥哥的地位搶走了,一想到這裏,就算是許木,也有些不爽,忍不住耍小脾氣。
“不是吧,你不能這樣。”趙子邯臉色一跨,十分的不情願。“你們不是要逛邯鄲嗎,我正好可以帶你們四處走走啊。”
任憑趙子邯巧舌如簧,許木還是那句話。
“免談。”
“許木你不能這樣,囡囡也是我妹妹,我想陪著她有什麼錯。”
“胡說,囡囡明明是我妹妹!”
無論趙子邯怎麼說,許木都不可能會答應的,終於,趙子邯還是回去了。站在許木身旁,看著兩位哥哥鬧彆扭似的對話,還有趙哥哥最後走的時候那委屈的表情,囡囡忍不住被逗笑了。
“哥哥,趙哥哥剛纔離開的表情好好玩哦。”
“哼,別管那傢伙。”許木忍不住哼哼說道,但是囡囡卻清楚的看到自家哥哥那上揚的嘴角。
“撒,走吧,今天只有我們兩個人。”
“好!”
那一天囡囡玩的很開心,許木哥哥帶她看了好多漂亮的地方,還給她買了好多的東西,好看的新衣服,好吃的點心,還給她講了許多的故事。
囡囡永遠記得那天,哥哥陪伴自己的日子。
“天已經黑了,囡囡我們回家吧。”
“哥哥,你會離開我嗎?”
“不會的,我們不是說過了,一直在一起嗎。”
“那我們拉鉤。”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誰變誰就是小狗。”
夕陽西下,橘黃色的光照在了許木和囡囡的身上,拉出了長長的影子。依稀記得那天兩人高興地樣子,那天許下的諾言。
接下來的日子裏,許木一直與趙子邯練劍,原本瘦弱的身體也逐漸變得壯實,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也因為沒有去說書的原因,也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囡囡,還有趙子邯,兩人時而練劍,時而討論當下的戰爭局勢,相談甚歡。
一直過了一個多月,許木剛剛練完劍,趙子邯就從門外走了進來。只是眉宇之間盡是愁慮,顯然發生了什麼不妙的事。
“信平君敗了。”許木還未開口,趙子邯就嘆了口氣說道:“我們還是低估了秦軍的強大。”
“敗了。”許木兩眼眯起,呢喃道。接下來,應該就是趙王義和了吧,離最後的結局,又進了一步。
“僅此一役,我軍足足損失了數萬人,秦軍雖有傷亡,卻是少了許多。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我軍恐怕就會大敗。”趙子邯忍不住嘆氣,憂慮的說道。他實在沒有預料到,信平君並沒有選擇固守,而是正面與秦軍交鋒;也不曾料到秦軍的攻勢會如此迅猛,一下子就擊潰了趙軍數十萬人。只恨當時自己不在戰場,若是按照之前和許木討論的計策,趙軍定然不會落得如此慘敗。
定是那信平君太過自負,如若是我,定然不會如此。趙子邯心中想到,儼然將大戰失利的責任怪在了廉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