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特意懈怠
黎元洪嘆了口氣。
“好好的一條運河,誰又願意眼看著它被泥沙填滿呢?這不是造孽嗎?不過如今咱們國家已經不比從前富饒強大,朝廷也是腹背受敵,內外交困。外,有洋人的堅船利炮,內還有保路同志會的人在擾亂天下,朝廷爲了維持政權穩固,近兩年來已經是一再增加軍隊開支,一方面大力招收年輕男子從軍,另一方面,也從洋人那裏大量採購先進火器武裝士兵,如此一來,哪裏還有多餘的錢去做別的事情?”
他這番話,說得旁邊的濟靈直閉眼。
“阿彌陀佛,嗚呼哀哉,嗚呼哀哉!國家羸弱,百姓貧困,實在是叫人心痛。”
忠國也心中黯然,洋人那邊先不說,保路同志會這邊的情況,他還是十分了解的。
同志會的人運動的本意也是爲了和洋人做鬥爭,只是由於洋人實力強大,朝廷被他們裹挾,所以不得不對付同志會的人。
到頭來,朝廷擴充軍力壓制同志會的運動,結果卻是在替洋人的鐵路做保護神。
而川汗鐵路和粵汗鐵路兩條鐵路一旦全面開通,又只會更加方便洋人透過生意手段來掠奪玉龍國的財富。
朝廷未必就看不明白這一點,只不過洋人勢大,雖然明知道幫洋人守護住兩條鐵路對自己統治的天下沒有好處,但是朝廷卻依舊只能夠協助洋人。
這樣一來,既耗費了國庫裡的銀子,又令國內的百姓越發不滿,還耽誤了維護運河這樣的大事,可以說是沒有半點好處。
忠國也嘆了一口氣,端起面前的茶杯一飲而盡。
“這麼說,黎兄,朝廷其實也是沒有辦法?”
黎元洪點了點頭。
“沒有辦法。”
三人一時無話。
片刻之後,黎元洪再次開口。
他先是嘆了一口氣,然後才沉沉地說出話來。
“華老弟,濟靈方丈,其實吧,這事說朝廷是不是沒有辦法,也不全對,關於懈怠運河的維護一事,除了朝廷沒有足夠的銀子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說法。”
忠國立刻來了興趣,整個人身子朝前一探,看向黎元洪。
“哦?還有一個說法?黎兄能不能夠說來聽聽?”
黎元洪點了點頭,聲音忽然放低了許多。
“這另一個說法,其實也只是一個猜測,關於朝廷懈怠這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的維護工作的原因,說是並非因為朝廷無力維護,而是有餘力去維護,但卻故意不做維護工作。”
忠國聽了頓時覺得奇怪。
“黎兄,這是為什麼?既然有多餘的銀子去維護,幹嘛不維護呢?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黎元洪搖了搖頭。
“對於普通的老百姓和在外行商的人來講,能夠有這麼一條水路從北往南,由南至北,當然是十分方便的,可是對於朝廷來講,卻是大大的不妙。”
“此話怎講?”
“華老弟,你可知道洋人的船有多厲害?”
忠國一愣,隨後點了點頭。
“我在曠州的時候聽人說過,洋人攻打曠州和鄉鋼的時候,直接將船停靠在岸邊,靠著船上的大炮,就足夠擊毀我們的城牆。”
黎元洪點了點頭。
“是啊,洋人的船既大又堅固,跑得還快,而且還不受天氣影響。要是碰上風大,風向好的時候,我們的船也能夠在速度上和洋人的船較量一番,可是隻要天氣稍微有些不對勁,我們的船就比不過人家了,人家要逃,我們追不上,人家要追,我們逃不掉,華老弟,我當初是帶過水兵的,也和洋人交過手,知道咱們的那些船在洋人眼力就是小孩的玩具一般,根本不堪一擊。”
忠國疑惑地看著他。
“洋人的船厲害,那又怎麼樣?”
黎元洪苦笑了一下。
“咱們的船比不過人家的,所以朝廷的人就想了一個法子,洋人的船再厲害,也要有水有河才能夠行駛,要是斷了水路,就算是洋人,也沒辦法直接將船開到貝京城去。”
忠國瞪大了眼睛。
“黎兄,你的意思是.......太后爲了把洋人的船擋在貝京城外,特地懈怠了這條貫通南北的河道的維護,想要讓這些泥沙一點點的把這條河道給填塞起來?”
黎元洪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抹嘲笑。
“華老弟,這不過只是一些人的猜想而已,雖然說未必就不是真的,不過你不要太當回事,也就是在這裏,我們三人隨便說說,隨便聽聽罷了,不要帶出這間屋子去。”
忠國點了點頭。
“黎兄放心,這點事情我心裏自然有數,這話我聽過就算,不會亂說,只是被你這麼一說,真叫我心中苦澀,洋人如此厲害,咱們國家居然只能夠用這樣自損家底的方式來與其抗衡,真是叫人心裏不好受。”
黎元洪也一副無奈地表情搖了搖頭。
“誰說不是呢?當初爲了開這條河道,誰知道死了多少人,誰知道這河道下面,埋著多少白骨啊,可是如今,咱們就要眼睜睜的看著這一條河道慢慢堵塞,我雖然只是個領兵打仗的將軍,但是也心疼啊。”
濟靈見兩人情真意切,也一時感慨。
“阿彌陀佛,這條河道自打被開掘出來一來,為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帶來了不少的福邸,乃是我們百姓的福氣,如今最後這一程,也是爲了我們國家的安全而斷送的,如此一生,可比蠟炬,可比春蠶,實在令人尊敬,阿彌陀佛。”
三人又閒談了幾句,考慮到明天還要早起趕路,便紛紛臥床歇息。
那箱子珍珠,三人不敢懈怠,直接就放在了房間裡頭,門外安排了黎元洪帶來的幾個貼身護衛輪番站崗值守。
等到了第二天,在這碼頭附近的客棧裡頭休息的眾人便紛紛啟程,有人發現已經有隊伍早在半夜就踏著夜色出發了,便更是不敢耽擱,加快速度趕了過去。
忠國三人倒是沒太著急,加上濟靈年事已高,腿腳不夠靈便,三五之後,便被大隊伍給落在了後邊。
好在時間還很充分,黎元洪也勸說兩人不要著急。
就這麼趕了小十天的路之後,三人便抵達了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