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徐州告急
次日一早,便傳來太史慈輕取臨淄的訊息,武安民回信與他相約平原,先將青州境內所有勢力掃平。
武安民任房玄齡為軍師,將他四子依次封官,可說竭盡禮遇。又大赦全城,減免賦稅,於百姓歡送中離開。
平原距濟南不過數日時間,武安民日夜與房家或詢問學習,或耍樂打趣,關係急速升溫。這日眼看來到城下,卻看到城內早早豎起太史慈的旗幟,武安民心中浮起一絲不好的預感,加快馬匹,趕至城內。
太史慈早早看見動靜,與武安民相見又是一番談笑,待介紹了房家父子後,方纔打聽情況。
太史慈無趣道:“本以為在此可與關張二人一番大戰,誰知這群人卻早早棄城走了,不敢應戰,令人不齒。問城內百姓官員,只知是前些日子來了徐州使者,一番密談後便盡起士兵,匆匆掛印而去,還留了封裝模作樣的信,讓我們好好對待城內百姓,身有雜事,請恕他不告而別。”
房玄齡讚許道:“此人拿得起放得下,居然對此地毫無留戀,想來是心有大志,倒是我看輕他了。”
太史慈疑惑道:“劉備與公孫瓚乃是故交,於理應投奔北平,如今棄城去徐州是否是怕我們追趕,乃疑兵之計?”
武安民心中知道,必然是曹操報父仇,陶謙的求救信到了,劉備索性順勢離開。但他關心的卻是另一件事,沉吟道:“無論劉備去往何處,皆要穿過大片我方領土,數千人的部隊且帶有女眷輜重,居然毫無情報與動向?”
太史慈道:“城與城之間大片荒野,若他們不走官道,自然極難發現。”
武安民道:“那若袁紹曹操也化整為零,悄然進軍,我們豈不是直到兵臨城下才可發現?且其他州郡,我們也無可靠穩定的情報源,不知他處發生何事,若真到了緊要處,情報的不如極可能讓我們吃上大虧。”
思量間朱驥來報,說孔融有信到此。武安民拍了下自己大腿,怎麼把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忘記了,論情報收集這人可是領先了三國快兩千年。之前人手緊缺,才讓他帶兵跟隨自己,如今房家加入,大可各盡其才。
武安民看了孔融信件,衝眾人道:“果然是陶謙出事,曹操掃平兗州之後,著人去接父親享福,陶謙本欲藉此結好,派人保護,不料部將見財起意,將曹操家人屠殺殆盡,如今曹操興兵復仇,誓要血洗徐州,盡屠徐州百姓。孔北海著我們去徐州一趟。”
武安民見房玄齡漏出一絲異樣,詢問道:“軍師意下如何?”
房玄齡道:“陶謙雖無進取之力,但及得民心。去營救他也是極好的,如今我有兩策可共選擇。”
“願聞其詳。”
“上策圍魏救趙,任憑曹陶殺至難解難分之際,我軍方纔出兵奇襲兗州濮陽,曹操首尾不能兼顧,縱然打下徐州,屠盡百姓,也是無根之萍,再難成大業。下策自是聽從調遣,南下解徐州之圍。”
武安民極為心動,若搶在呂布之前抄了曹操老家,以他當下勢力,曹操今生必然再難翻盤,到時自己佔據原本曹操地盤,何大業不成。可若不管徐州,任其自生自滅,幾十萬百姓或許就此遇難,自己於心何忍。
武安民看向房玄齡,發現他閉眼養神,毫無催促之意,看向朱驥太史慈等人,皆是滿目期望,尤其是朱驥近乎哀求的眼神。下定決心道:“安民出身寒民,實在無法看這數十萬百姓稱為板上魚肉,任人宰割,但軍師所言不錯,我這就修書一封寄與陳留太守張邈,看他是否有膽摘兗州這個桃子,我們今日休整,明日出發徐州,大家先退下休息吧。”
見房玄齡仍在位置上,武安民苦笑道:“軍師是否對我很失望?”
房玄齡笑道:“相反,我對安民的選擇很是欣慰,證明老夫並未選錯人。若安民真對徐州百姓棄而不顧,老夫纔會失望。但安民切記,慈不掌兵,義不掌櫃。終有一日會有更難抉擇的道路擺在你面前,希望安民的選擇可以永遠不負初心。老夫先退下了。”
武安民也鬆了口氣調笑道:“軍師快快離開,莫再讓我看到,您的提議有多誘惑難道不自知嘛?安民真怕今晚抵受不住誘惑,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