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孔氏風骨
武安民將朱驥獨自提至帳內,只有他與孔融二人在,顯出極大誠意。武安民見孔融老神在在,閉口不言,率先張嘴道:“你是什麼人?何故加入黃巾軍?”
朱驥恭敬道:“稟將軍,小人父親本是洛陽城內禁軍一個小頭領,因不願行賄十常侍,惹怒眾賊,被誣陷斬首。小人得父親同僚報信,獨自逃了出來,無處藏身,只得落草為寇。”
武安民又道:“那你們共有多少人?可還有援軍?”
朱驥道:“我們今日來此的,共有四萬餘人,皆是精銳。於青州境內仍四散有近十萬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弱婦孺。”見二人不說話,朱驥將頭於地,道:“還望二位大人高義,接收我們這幫人,尤其是那些老幼婦孺,他們都是受戰亂無家可歸的流民,如今食不果腹,居無定所,吾等也是實在沒得吃了,才吃了豹子膽來劫掠北海,還望諸位大人給我們一條活路。”邊說邊將頭不停的磕於地面,咚咚作響。
武安民將他扶起道:“你們這等實力,願意重歸管轄,我們自是求之不得。”見他同意,朱驥正要出言感謝,孔融卻總算睜開雙眼道:“如若我只願收編你們這些青壯,其他人我們給予月餘糧食,讓他們自求生路呢?”
武安民朱驥聽了一驚,尤其是武安民沒想到孔融居然如此現實,朱驥則再次將頭不住磕在地上,嘴裏卻再說不出什麼。武安民抬頭看去,發現孔融漏出促狹的表情,衝他不停打眼色。當下瞭然於胸。扶起朱驥衝孔融道:“太守怎的如此,人心肉長,他們顯然皆是攜家帶口,太守難道忍心看他們妻離子散,骨肉分離?”
孔融嘆口氣道:“非是我不願留下他們,只是我北海城小糧薄,實在共養不起這許多人。”
武安民拍胸口道:“這簡單,我武家也算薄有資產,這兩月與徐家合夥做生意也賺了不少,我與太守買糧便是。所有吃穿用度,我武家一力承擔了。”
孔融為難道:“若有安民這句話,老夫也不便多言,你看著辦吧。”
朱驥無比感動,磕頭道:“武將軍高義,朱驥銘記於心,今生唯將軍馬首是瞻,若有二心,天打雷轟。”
武安民將他扶起道:“朱先生亦是高義,願為如此一群萍水相逢的人以命相抵,亦是難得一見。先生且先下去,與你兄弟們商討下是否願意重歸漢室。若願留下,則糧餉家人皆不必擔心。如不願在此,每人發放十日糧食,自尋出路便是。”朱驥便千恩萬謝下去了。
武安民深深拜向孔融道:“孔北海願放棄自己名聲,助小子收服人心。實在是,實在是.......”居然一時語塞,要知此時文人尤其是孔融這等孔子世孫,對名聲簡直比性命看的還重,如今卻願成全自己。
孔融哈哈笑道:“安民別讓我失望,能真正為百姓做些什麼,方纔不負老夫,至於老夫名聲,快進墳墓的人,又有何可在乎的。我孔家於這亂世,也算略盡綿薄之力。”說罷拍了拍武安民肩膀,瀟灑離去。走至門口時回頭道:“北海糧倉自是對安民免費開啟的,只是若真有十餘萬人,也只夠三月之用,其餘的卻要安民自己想辦法了。”
武安民終於忍不住,深深拜下道:“孔北海再造之恩,安民今生必不敢忘。”
孔融哈哈大笑:“可還有別的事,沒別的我這老骨頭就要歇著去了。”
武安民猶豫再三,終於問出從小的疑問道:“孔北海愛吃梨麼?”
孔融一愣,迷惑道:“最討厭吃梨了,我爹孃還總是買來許多,我都是挑最小的吃,安民可千萬別送我梨。”說罷轉身離去。
“滴滴,宿主折服三級人物孔融,獎勵氣數值100,收攏人生第一股勢力,獎勵氣數值200,首次完成勢力任務獎勵氣數值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