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夜半破敵
二人飛奔入城,直到太守府與孔融相見,介紹了太史慈又是一番客套。安明才道:“不知北海有何破敵良策?”
孔融撫須嘆道:“賊軍勢大,北海城內帶甲不足八千,我想向平原劉玄德求救,只是苦於無人適合突圍。”
太史慈道:“子義願代勞,還請太守修書一封。”
武安民心中卻有計較,搖手道:“平原據此不近,一來一回需半月之久,若敵軍孤注一擲,北海城怕是要遭大難。”
孔融問道:“賢侄可有他策?”
武安民緩緩道:“仍舊是突圍,仍舊是給玄德寫信求救,只是咱們不小心將信件丟在賊營之中。”
太史慈疑惑道:“那然後呢?豈不是讓賊兵有了準備。”
武安民笑道:“正是讓他們有準備,從平原至此最少需要十天,十天內賊兵定無防備,我與子義衝突出去後,分兵兩路,於今夜突襲賊營,殺他個措手不及,到時以火炮為號,孔北海率人從城內殺出,賊兵必破。”
孔融大叫好計。太史慈興奮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與安民這就率人衝出去。“
孔融當下點兵兩千分與二人,一人出東門,一人出西門,一齊掩殺,武安民依舊一馬當先,大喝“北海武安民在此,當吾者死。”一套武安槍法毫不保留的使將出來,眾賊兵見是這個魔星又殺出來,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默契,紛紛給他讓路,居然並未如何掩殺,便衝出重圍,讓武安民大感無趣。召來小校確認那封給劉備的信是否有“不小心掉下”後,率人略微離開數裡,紮營休息,只等今夜三更,率人重殺回去。
武安民此時無比興奮,也是閒不下,一人在馬背上來回奔跑,直到天色將黑,才停下來一齊用飯,軍營中千人此時都見識了他的勇猛,無不對他投來崇拜的目光,有幾個火熱的,讓武安民覺得若不是人多,怕是現在就要拉著他說親了。
好不容易捱到半夜,武安民率眾重回城外,果然賊兵毫無防備,甚至連個像樣的崗哨都無,一支軍輕鬆的便潛入賊軍營地附近。武安民一聲令下,上千人一同大喊衝殺入營,士兵們手持火油,到處放火。一部分大喊徐州陶謙三萬大軍至此,投降免死。武安民則一馬當先,左右衝突,手下無一合之將。
幾乎同時,營地另一面也傳來陣陣喊殺,顯然是太史慈到了,兩支隊伍殺至營地中間,來不及打招呼,換了個方向繼續衝殺。城內宗寶聽到火炮,也開啟城門,率眾殺出。
武安民手執長槍四處掩殺,突然一股寒意襲來,本能驅使下彎腰下馬,頭盔卻被人一掃而掉,只差半寸便要連頭帶盔被人砍了,武安民嚇出一身冷汗,看來人乃是一滿面鬍鬚的粗豪漢子,那人大叫道:“哪裏來的黃口小兒,敢劫你管亥爺爺的營,納命來。”
武安民暗道得來全不費功夫,挺槍躍馬迎上,抬手便是如潮水般的槍影帶著內勁迸發而出,管亥也是武力高強之人,長刀晃起,躍馬迎戰。武安民槍影卻是寸步不離管亥頭顱,過不數招,管亥只覺武安國長槍連綿不絕,抵敵不住,長刀擋開一槍,奮力向武安國擲出,轉身便想逃跑。武安國見他拼命便知要跑,輕鬆躲開長槍後拈弓搭箭便射。
只是這箭術比起太史慈實在差的太遠,連射三箭都未射中管亥,眼看管亥要逃出視線追之不及,斜刺裡一箭飛來正中管亥太陽穴,應聲而倒,卻是太史慈殺到,哈哈笑道:“安民好箭法。”
臉皮厚如武安民也是老臉一紅,暗想日後定要多加聯絡,下馬砍去管亥頭顱,與下屬其喊:“賊首管亥以然伏誅,其餘人等投降免死。”
此時三路軍齊聲喊叫,賊兵本就沒有形成有效抵抗,此時更是望風而降,紛紛跪地求饒。
直至天明,數萬賊兵徹底清理完畢,這一夜北海軍傷者不過數百,死者更是隻有幾十。斬首上千,降者更是三萬有餘,堪稱是大獲全勝。
武安民將所有降兵聚集到一起問道:“你們可有管事的還在?”
賊兵你看我我看你,無一人敢出來,只有人群中間舉起一隻手道:“小人朱驥,是現存的最大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