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140章名士,狗都不如

    李文斌說到這裏,特意緩了緩,用不懷好意的眼神看了王瑞陽一眼,接著說道。

    "那名士的爹嚎啕大哭起來:額滴兒啊,當年我何苦要送你去做什麼鳥名士?結果連人家的卵子都不如!"

    "噗!"

    "哈哈哈哈!"

    顯德殿內頓時一片鬨笑,程咬金和尉遲恭等幾人已經笑的喘不上氣了。

    李世民雖然明知道不應該笑出來,可實在是忍不住,臉都憋成包子形了。

    "咳咳咳……秦王殿下,不可在陛下面前如此失禮。"

    房玄齡一張老臉憋的通紅,不過作為宰相他還是勉強說道。

    "是,房相說的是。"

    李文斌從善如流,閉嘴不言了。

    "噗!"

    就在此時,殿上突然傳來一聲悶響,李文斌扭頭一看,原來是王瑞陽被氣得吐了血。

    呵,這一口血噴的,頗有對王之王對穿腸的風采啊。

    "不好了,王大名士吐血了,快把他扶去太醫院,交給太醫診治。"

    幾個殿上侍衛連忙來抬王瑞陽,可一想起李文斌剛剛說的王大名士,又忍不住想笑,險些把王瑞陽給摔到地上。

    經過李文斌這麼一鬧,對於他的攻訐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個被扒出了過去的不堪,免去了一切官職還被髮配崖州;另一個乾脆被氣得吐了血。

    看老王名士那樣,估計也是凶多吉少了,就這樣的情況,誰還敢不知死活?

    幾個門閥一系的御史打了退堂鼓,即使那些東主如何使眼色,他們就是低著頭當沒看到。

    博陵崔氏這個時候站出來了-他們和李文斌可是有著血海深仇,無論如何也不會退縮的。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說話的是吏部考功司郎中崔宇:"陛下,臣彈劾秦王李文斌,在幽州大開殺戒,一次性就斬首四百二十八人,與陛下寬仁治國的政策相悖。"

    "臣請陛下,嚴懲秦王李文斌。"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下子站出來二十多人,都是博陵崔氏在朝中任職的官員。

    最大的是正四品上的禮部侍郎崔同建,最小的也是從六品下的工部員外郎。

    這二十多人一同站了出來,造成的聲勢是很大的,又給其他幾家門閥的官員們帶來了勇氣。

    "臣也附議。"

    又是十幾人站出來,要求李世民嚴懲李文斌的。

    李文斌這件事做的有沒有問題?

    其實是有的,雖然他是河東河北兩道的行軍大總管,可以軍政一把抓,可一下子殺了四百多人,那實在是有些越權了。

    如果是提前有著李世民所賜的天子劍或者假節鉞什麼的還行,可李世民出征在外,討伐李璦是李文斌自己做的決定。

    所以博陵崔氏把這一下彈劾特意放到了這個時候纔拿出來,可謂是來的是又狠又準。

    還沒等李文斌回答,就從外面闖進來一名鴻翎急報的信使:"關中蝗災四起,已經波及四十餘州!"

    這是一等一的大事,關中是大唐的精華所在,在這裏有著超過一半的人口,如果出了點什麼問題的話,國本都會被動搖。

    崔宇先是一愣,隨即大喜過望:"陛下,這是老天在示警啊,分明是朝中出了奸臣!"

    "臣請陛下,查出這奸臣是誰,明正典刑後自然可以令蝗災消退!"

    "請陛下查出奸臣,以平息上天制怒!"

    從漢朝董仲舒開始,就弄出了一個什麼天人感應學說來。

    如果人間的帝王做了什麼錯事,亦或是朝中出了大奸臣,上天就會降下災禍作為示警。

    遇到這種情況,一開始是要皇帝下罪己詔的,後來就改成了由三公背鍋。

    但凡出了點什麼災禍,三公就要輪流著辭職,向上天表示,我錯了,我辭職了,你快點別鬧了。

    而此時關中鬧蝗災,對於崔宇來說可謂是及時雨:老天都說了,陛下你身邊有大大的奸臣啊!

    至於奸臣是誰,那還用多說嗎?

    哼哼,李文斌,這是老天要滅你,看你還怎麼掙扎!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鴻翎信使這個時候上殿稟報蝗災的事情,根本就是李世民和李文斌這爺倆商量好的。

    李文斌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就等著蝗災鬧起來,好藉着這個由子把剩下的幾家門閥都給收拾掉呢。

    "陛下,臣請命,為我大唐治理這次關中大蝗災!請陛下應允。"

    "胡鬧,這蝗災是上天降下的災禍,除非除掉奸臣,不然不可能被消滅掉的!"

    說話的是崔同建,他作為禮部侍郎說這個話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大有逼著李世民現在就把李文斌給廢掉封爵,貶為庶人的架勢。

    "好笑,鬧蝗災就是因為有奸臣?那武德元年,武德四年引起那兩次蝗災的奸臣是誰?"

    "還有,就是在前隋文帝時期的蝗災,奸臣又是誰呢?"

    "我算看透了你們這些人,遇到個屁大點的事就往老天爺那裏扯。"

    "拜託,老天爺很忙的,沒時間管這麼多。"

    "住口,不敬上蒼,是為大不敬!"

    "哼,本王可沒不敬上蒼,崔侍郎你可別給本王扣帽子,本王只是在就事論事罷了。"

    "但凡有天災,必定是因為有奸佞在朝,這可是先賢董仲舒天人感應學說裡說的。"

    "哦?董仲舒?那我倒是想問問崔侍郎,董仲舒他研究出天人感應之前,蝗災算是怎麼回事?"

    "難道從這個什麼學說一出現,原本只是天災一下子就變成了人禍?"

    "不想著怎麼解決蝗災,卻在這裏大言不慚的說朝中有奸臣,本王看你們就是懶政,怠政!"

    李文斌的話非常不客氣,劈頭蓋臉的就把崔同建等門閥官員罵了個狗血淋頭,直把這崔侍郎險些給氣的暈過去。

    "秦王,你說你能解決蝗災,可是真的?"

    "這個當然,本王說了能做到自然就不會騙人,難道崔郎中不相信本王的話嗎?"

    "這個……茲事體大,爲了那些黎民百姓著想,只憑秦王一句話,下官實在是不敢相信啊。"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