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推倒重建
其實不用她說話,劉雅也基本能看清楚她心裏的想法。
正如她之前所料,女人的問題不在於身體的疾病,而在於心理。
丈夫早逝,家裏只有一個女兒,公公年老體衰,沒有一個青壯勞力。
她是唯一應該撐起這個家的人。
但她又是一個女人。
所以她選擇了逃避。
劉雅則對她做出保證道:
“你只要好起來,我答應你,以後會給我安排一個合適的工作,你女兒的讀書也會有保障。
你們一家都會衣食無憂。”
女人的眼中有剎那芳華。
她看向劉雅。
對方給了她一個堅定的眼神。
她終於張了張乾澀的嘴唇,吐出一句話道:
“你說的……是真的?”
“我當然說話算數。
你女兒幫助了我的女兒,我幫她也是應該的。
這是我欠她的。”
劉雅非常誠摯道。
儘管顧心蕾在路小草家待了不到一個星期,已經讓她有了深刻感悟。
想來以後她也不會再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如意。
只要想想這幾天在別人家是過的什麼日子,她就會覺得,自己現在擁有的生活實在是太好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跟著顧辰回南方市的顧心蕾,被帶去了她最想去的自助餐廳飽飽吃了一頓。
當她回想起自己在路小草家的經歷時,嘴裏的牛排也沒了什麼味道。
她對顧辰道:
“我想以後帶小草妹妹也來這兒吃自助餐,可以嗎?”
“可以啊,當然沒有問題。”
顧辰隔著桌子,想要摸摸女兒柔順的發。
但小姑娘卻是躲開了:
“爸,我是大姑娘了,你別摸我的頭。”
顧辰非常詫異。
在他眼裏,閨女還是那個閨女,但是現在,她就像是換了一個芯子一般。
“蕾蕾,你這是不喜歡爸爸了?”
顧辰有點兒玻璃心了。
“不是的,爸,我只是在想,那個小草,她爸爸很早就去世了。
她只有爺爺和媽媽。
可她媽媽長時間臥病在床。
她媽媽難受的時候,會抱著她哭。
但我看到她一點兒都沒哭。
我就在想,她一定是覺得,這沒什麼的,一切都是她應該做的。
她真的好堅強,一點兒也不會因為家裏太窮,吃不上肉而哭泣。”
顧辰也沉默了。
從小到大,就算當初因為家裏的其他孩子,他選擇去下鄉插隊。
那個年代,也沒有肉吃。
但他也沒有哭泣啊。
或許只是因為,如今這個時代,生活水平都很高。
試問還有幾家人是吃不起肉的呢?
事實就是,在一些偏遠的,窮苦的農村家庭裡,的確還有吃不起肉的。
像小草這樣的家庭,因為沒有青壯勞力,更就不可能吃得上肉了。
顧辰感嘆的同時,聽到顧心蕾對他道:
“爸,我這次是真的長大了。
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像媽媽一樣,幫助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到這時,顧辰才發現,劉雅走的這一步是對的。
顧心蕾是真的長大了,懂事了。
別人的苦難,她能感同身受,這就非常了不起。
如果是那種麻木不仁的小孩兒,恐怕就真的完了。
“好,我家蕾蕾果然懂事了。
爸爸一定會支援你的。”
“那媽媽會把小草帶到我們這裏來讀書嗎?”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你媽媽應該有你媽媽的想法吧。”
另一邊,劉雅跟湯蘭交談了一番之後,終於打消了她的顧慮。
“我想,洗個澡。”
就連她自己都知道,自己的身上有多髒了。
可想而知,她是有多久沒有好好洗個澡了。
之前一直是女兒在伺候她呢。
“好,沒有問題,你們家缺什麼,我都可以替你們辦到。”
劉雅離開了那間屋子,對屋外的小草道:
“小草,你去給你媽媽燒點兒熱水,她要洗澡,我要去聯絡工程隊的來。
給你們家修新房子,知道嗎?”
“新房子?”
路小草的心裏一陣激動,雙目如星子一般亮閃閃地眨了眨:
“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對了,你當初輟學是幾年級?”
“四年級。”
“那就從五年級開始,繼續讀書。
你放心,阿姨一定會讓你可以順利讀書的。”
路小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眼前這個漂亮的阿姨,也就是顧心蕾的母親,簡直就是個活菩薩啊。
而一旁的路爺爺也聽明白了,連忙要讓路小草給劉雅磕頭:
“還不趕緊給這位大好人磕個頭,咱們家可全指望這位大好人了。”
路小草一聽,連忙就要磕,卻被劉雅一把給拉住了。
她有些不悅道:
“小草,阿姨幫你,是因為你是一個好孩子。
值得被人幫助。
你沒有在苦難中放棄希望,而是認真地生活在每一天。
也沒有因為母親生病,放棄對她的治療和照顧。
這一點,你比很多孩子都要強。
包括我的女兒顧心蕾。
是你的精神先打動了我們,值得我們學習。
小草,這一切都是你應得的。
你是一個好孩子,能不畏生活的艱難。
只要有人願意為你插上理想的翅膀。
你以後一定會飛得更高更遠的。”
路小草做夢也沒有想到,她只是做了她應該做的,卻能感動到那麼多人。
下午工程車就開到他們家門口,劉雅去找路小草他們家所在的村幹部商量,把小草家的舊瓦房推倒重修。
還要給他們家修浴室,還有廚房和牲口棚等。
村幹部知道劉雅是著名的企業家。
她願意來幫助這一家,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村上以前也想過要幫小草家,但苦於沒有什麼資金。
本來這裏的村子也不富裕。
劉雅便對村幹部道:
“一會兒開個村委會吧,表達一下我的想法。
我打算在你們這個村子開發中草藥種植。
前期投入大概是五百萬左右。
主要是找技術員測試一下你們這兒的土質是否合適。
如果不合適我們也可以透過技術支援來達到種植的水平。
這樣也能幫助村民增加一部分收入。”
村幹部自然樂意。
其實如今這個時代,很青壯力都去了外地打工。
留在家裏,大多是像小草一樣的留守兒童,還有像小草家裏一樣的婦女和老人。
只有這一部分人在家裏。
所以就算是發展種植業,勞動力也是有限的。
但劉雅承諾道:
“如果勞動力不足,可以考慮機器種植。
我會派工人來協助。
你們就把村裏的剩餘勞動力組織起來,主要任務就是實行田間管理。”
也就是說,工人們負責土地質量的改善,負責播種。
而村裏的人就負責平時的管理,比如除草,施肥什麼的。
等到了一定的時間,藥材長大,到了收割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