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再入夢境
朕,居然又來到了這裏。
朱棣突然發現自己又出現在了昨天那片樹林裡,不過今天他倒是沒有拿著戰刀,畢竟自己的戰刀昨天落在了這裏。若是讓人知道自己的刀丟了,皇宮內外不會安生的。
既然來了,就再和那個仙人聊聊吧。心中想著,朱棣向着記憶中的那個木屋走去。
沒走多遠,他就聽到了自己兒子的聲音。
“兒子啊,你今天一定要提醒我,不要吃你皇爺爺的東西,否則明天再罰我跪上兩個時辰,我這身子可受不了啊。”
“爹,你就不能少吃點麼。”朱瞻基的語氣中透露著一些無奈。
“唉,我天天戰戰兢兢的,也就這點樂趣了,要是在少吃點,還有什麼意思?”朱高熾嘆了一口氣,語氣中也有很多無奈。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聽了朱高熾這話,朱棣不由的在想,自己是不是平日裏對太子過於苛責了,認真想了一圈之後,他下了個結論並沒有。
太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老子是恨鐵不成鋼。
待他走到木屋前的時候,發現朱高熾和朱瞻基正拿著一個東西往嘴裏捯飭,嘴角還有白沫。
正奇怪怎麼回事的時候,看到那個劉乾隆走了出來,見到他,劉乾隆笑了笑說道:“讓大叔見笑了,我酒量不好,沒想到一覺睡到了天亮,你們昨晚睡得還好吧。”
“有勞小哥掛念,睡得還不錯。”朱棣彷彿明白了,這裏的白天是自己那裏的夜裏。
白天他們回去了,劉乾隆以為他們在睡覺,這倒也不錯,起碼不會讓他生疑。
“我給你準備了牙膏、牙刷,你刷刷牙吧,等會吃早飯。”劉乾隆指了指那邊的石臺子說道。
“有勞小哥了。”朱棣衝他笑了笑,然後走到了石臺前。
“爹,我幫你擠牙膏。”朱高熾知道朱棣不會擠,含糊的說著,拿起了牙刷,將牙膏擠了上去。
朱棣雖然沒用牙刷刷過牙,可是平日裏也是用柳枝之類的東西,沾鹽搓過,大概知道怎麼回事。
再一看兒子和孫子,便更明白了,當下接過了牙刷開始刷牙。
刷完了牙,劉乾隆也準備好了早飯。
“早上咱們就吃點清淡的吧,一人一杯牛奶,兩個雞蛋,再吃點麪包。”劉乾隆笑著說道。
桌子上已經放了三杯牛奶,六個雞蛋,外加一疊麪包。
看著劉乾隆用勺子摸醬,他們也有樣學樣的吃了起來。
別說,這醬還挺甜。
吃完了了早飯,三人聽說劉乾隆下地幹活,也都很有興趣的跟著去了。
其實劉乾隆並沒有種多少地,他超市裏不缺這些東西,主要是閒著也是閒著,再說他超市的東西今天拿了,下週就一定會再補齊。
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情況就是這樣。五年前他拿著化肥公司給的旅遊券,出國旅遊。
沒想到飛機遭遇強對流天氣,等他醒來就發現自己在這個島上,其他什麼人都沒有。
又冷又餓的時候,他開始懷念自己的超市,沒想到一有這個念頭,他就出現在了自家超市裏。
可是超市裏沒有人,電話也不能用,超市外面不是平日裏人來人往的街道,而是一片白茫茫的。
一開始劉乾隆有些害怕,唯恐自己不能再進來,搬來好多東西出去。
後來發現自己還能進來,而且一週之後,自己拿的那些東西出現的空位,再次被填滿。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可是既然已經這樣了,這就很不錯了。
他的超市開在農村的鎮上,什麼東西都賣,一些日常用品、勞保用品,甚至包括農資產品。
就連太陽能電燈也有,熱水器什麼也捎帶著賣。因此雖然在荒島上,可是他依舊能夠過得很不錯,除了自己一個人,生活和現代區別也不是很大。
就這麼過了五年,知道昨天朱棣爺三個出現了,劉乾隆鬆了一口氣,終於不是一個人了。
他的物資充足,倒也不怕這三個人氣什麼歹念。只是他覺這爺三個有些奇怪,好像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一般。
不過劉乾隆也沒有太在意,也許這三人腦袋不太好使,正常人誰給孩子起這樣的名字。
他不由的響起了自己的父親,那個一樣痴迷於乾隆的人,可惜的是他沒能像乾隆那樣左擁右抱,紅顏知己遍天下。
在他的想法裡,等到劉乾隆結了婚,他就找個老伴過自己的日子。可沒曾想好不容易攢下了一份家當,結果出了車禍去世了。
即便是穿越前,劉乾隆也沒有結婚,原本大學畢業他不想回家的,可是父親去世只得回去,不但繼承了超市,還發揚光大,搞成了一個綜合超市,而他也是命運多舛,想出去旅個遊,結果搞到了鳥不拉屎的小島上過了好幾年。
“行了,玉米掰這麼多就可以了。”劉乾隆看著筐子裡有上百個玉米了,便招呼道。
“哥哥,咱們今天還煮玉米吃麼?”朱瞻基跟在劉乾隆後面,好奇的問道。
“沒大沒小,叫什麼哥哥,叫叔叔!”朱棣在後麵訓斥了一句。
“大叔沒事的,他願意叫什麼叫什麼,叫叔叔反而把我叫老了。”劉乾隆笑呵呵的說道。
“這小孩子不能慣著,若是從小不知道禮數,長大了再想改可就難了。”朱棣看著朱瞻基想起劉乾隆昨天說的這小子乾的那些事情,以及他兒子乾的事情,深有感觸的說道。
“家長的教育畢竟只是一方面,孩子長大了到了學校自然有老師好好教育的。”劉乾隆說道。
“小哥言之有理,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朱棣點了點頭,覺得劉乾隆說的沒錯,自己身為皇帝不可能教不好太子、皇孫固然有責任。
可是自己的事情多啊,太子和皇孫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看來是老師的問題,回去之後要想辦法給太子和皇孫換個好老師才行。
朱棣現在的各種想法,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不粘鍋,他不願意承認是自己有問題,孩子沒教育好肯定是老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