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城
在那軍帳中,李將軍和石校尉他們吃著豐盛的晚餐,酒足飯飽後,他們就睡下了。
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李將軍醒來,去海陸府中拜見大都督桓溫。
來到府中,桓溫正在看公文。
“你們摸金奪寶怎麼樣了?”桓溫問道。
“已經結束了,挖了不少寶藏。”李將軍說道。
“那好吧,現在挖的水渠已經通了,明日我們大軍就出發,乘戰船,一路北上,去枋頭。”桓溫說道。
“好的,遵命,桓溫大都督,那我這就回去準備。”李將軍說道。
“好的,去吧。”桓溫說道。
隨後李將軍就回軍帳去了。
過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李將軍就率領將士們,乘著戰船跟隨桓溫大都督北上。
那戰船上站著密密麻麻計程車兵,一個個威武雄壯,那戰船綿延幾裡地,他們行了幾日,到達了枋頭。
來到枋頭,慕容垂率領八萬大軍來了。
桓溫大都督命士兵們向枋頭城下進攻去,與前燕大軍交戰在一起。
兩軍交戰著,殺得是異常慘烈,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哀嚎聲聲,血雨腥風,東晉士兵搭著雲梯攀爬著城牆,一個個前燕士兵戰死,枋頭的城牆太過堅固,久攻不下,大都督桓溫只好命大軍後撤,搭起軍帳,在枋頭城外三裡地外駐紮著,就那樣圍而不攻,過了兩個月,漸漸地東晉糧草不足,難以維持下去。
桓溫大都督只好下令東晉大軍撤軍,他們燒了戰船,而後往南面撤去,慕容垂率領八千前燕鐵騎在後麵追趕著,一直追到襄邑。在襄邑,東晉大軍慘敗,後來他們南撤,撤回到東晉山陽城。
而北伐失敗後,李允城將軍則率領士兵們,回來了江陵,在那裏休養生息。
林幽倩見李允城回來了,非常激動。
這時在那江陵將軍府中,李將軍見到了代國公主拓跋靜,隨即與她擁抱在一起,林幽倩隨即迴避。
“拓跋靜,你怎麼來了?”李將軍問道。
“允城,我想你好辛苦,都十幾年了,沒想到還可以見到你。”拓跋靜說道。
“是啊,我也想你,委屈你了,你在代國受委屈了。”李將軍說道。
“我還好,咱們的孩兒李哲城也很想念你。”拓跋靜說道。
“嗯嗯,那孩兒呢,怎麼沒見?”李將軍說道。
“我去叫他。”拓跋靜說道。
隨後拓跋靜就去叫李哲城去了,過了會兒,就把李哲城喊來了。
李允城將軍,見自己的孩子李哲城已經是十幾歲的小孩了,很開心,摟著他,親了下。
“拓跋靜,以後你和哲城,都住在府中吧,就不回代國了。”李允城將軍說道。
“好的,允城。”拓跋靜說道。
“你這些年可好?”李允城說道。
“這些年,我很想你,自從冉魏滅亡,你兵敗後,我就回到了代國,後來一直沒有你的訊息,知道十幾年後,我聽聞一個從東晉來的商人,提到了你,隨後我就來東晉來找你了。”拓跋靜說道。
“讓你孃家受苦了,以後我會好好保護你倆,讓你倆在將軍府中過上好日子。”李允城說道。
“嗯嗯,好的,允城,愛你。”拓跋靜說道。
隨後李將軍讓侍女準備好豐盛的晚餐,拓跋靜、林幽倩、李信城、李哲城、李若城、李允城將軍,他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晚餐。
“李信城,你是老大,以後要多照顧點你的弟弟李哲城和李若城。”李將軍吃著飯說道。
“好的,爹爹,我一定照顧好弟弟們的。”李信城說道。
“好的,我們一家人難得團圓一回,以後我們一家人要和和睦睦、團結一心。”李將軍說道。
“好的,爹爹,孩兒知道了。”李信城說道。
他們酒足飯飽後,就睡下了。
後來桓溫深感北伐失敗,心中不快,後來率兵進入宮中,廢了皇帝司馬亦,立司馬昱為帝,此時桓溫已經權傾朝野。
而李允城將軍也選擇跟隨謝安,為謝安效力,不再跟隨桓溫,後來過了一年,司馬昱也駕崩,司馬曜繼位,此時桓溫權傾朝野,謝安和王坦之輔政。
沒過多久權臣桓溫就病逝,自那以後謝安一心輔佐東晉。
後來北方的前秦在王猛指揮下滅了前燕、前涼、代國,統一了北方,與南邊的東晉勢均力敵。
太元八年,前秦皇帝符堅率領號稱百萬大軍南下,要攻打東晉,要吞併東晉,統一天下。
十二月,謝玄、謝琰、桓伊率領北府兵七萬,李允城將軍率領石金決校尉、李信城、李哲城也一同跟隨迎戰。他們在淝水與符堅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決戰。
淝水之戰勝利後,謝安又率領大軍北伐。
李允城將軍跟隨謝安率領的大軍,一路北伐,勢如破竹,收復了司州、豫州、洛陽,也收復了梁州、益州。
而此時青州還沒收復,謝安隨即命令李允城將軍,率領三萬大軍去收復青州。
李允城將軍率領三萬大軍向青州進發,走過一片片田野、一片片山林、一片片山村、跨越一條條河,漸漸來到了青州城下。
來到青州城下後,青州城由慕容決駐守。
隨後李將軍下令命拋石機丟擲巨石砸著青州城上的前燕士兵,大量的弓箭手放箭射著前燕士兵。
兩軍交戰在一起,殺得異常慘烈,殺的是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哀嚎聲聲,東晉士兵搭著雲梯爬上了青州城牆,一個個東晉士兵戰死。
石金決校尉拿著大刀砍殺著一個個前燕士兵,楊校尉騎著馬拿著長戟刺著一個個敵軍士兵。李信城也拿著大刀砍著一個個敵軍士兵,李哲城則拿著青龍偃月刀揮砍著,砍殺一個個前燕士兵。
東晉士兵扛著巨木狠狠地撞著城門,一下下撞著,後來撞開了青州城門,隨後東晉士兵,衝進青州城中。
慕容決深感不是李允城將軍的對手,隨即率領三千殘軍從北城門逃走,往北面的青州長城逃去。
李允城將軍率領大軍奪下了青州城後,隨即率領大軍往北邊的長城追去。
到了那長城腳下,這時慕容決率領前燕大軍駐紮在那長城上,而且還調來了兩萬前燕援軍。
在那長城之巔都是前燕士兵,李將軍下定決心一定要奪下長城,將前燕大軍趕到長城以北。
李允城隨即下令拋石機丟擲巨石向那長城砸去。一個個巨石砸向長城上的前燕士兵。
東晉士兵萬箭齊發,射向那長城之巔,大量的前燕士兵中箭被射死。
隨後李將軍拿著馬槊和東晉士兵一起向那山頂的長城衝去,李將軍揮動著馬槊,刺死一個個前燕士兵。李信城也拿著大刀砍殺著,李哲城則拿著青龍偃月刀砍殺著,砍死一個個前燕士兵。
兩軍交戰著,殺的是那麼的慘烈,殺的是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哀嚎聲聲。
在那長城之巔戰鼓雷鳴,號角聲聲,一個個東晉士兵抬著雲梯往那山巔的長城上架。
一個個東晉士兵順著那雲梯網上爬著,有的被上面扔下來的石頭砸死,有的被上面飛來的箭射死,有的被上面潑下來的滾油燙死,還有的順著雲梯爬上了長城,砍殺著一個個前燕士兵。
在那長城上,一個個東晉士兵順著雲梯爬上了長城,他們揮舞著兵器砍殺著前燕士兵,有的射箭,射殺著前燕士兵,有的拿著長矛刺著前燕士兵。一個個前燕士兵被刺死。
慕容決也被李允城將軍和石金決校尉圍著,李信城也拿著大刀夾擊著,慕容決拿著長柄斧擋著進攻,最後還是寡不敵眾,被李允城將軍用馬槊刺死。
慕容決死後,前燕大軍群龍無首,潰逃著,隨後翻過長城,逃到了長城以北。
李允城將軍下令弓箭手放箭射著,大量的前燕逃兵被射死,漸漸地那剩下的幾百前燕逃兵逃走了,消失在遠處。
李將軍看著那巍峨雄偉的長城,感觸萬千,他站在那裏,想到了以前在後趙時候,在那長城上與代國大軍作戰,與那前燕大軍作戰,後來他又率領長城起義軍和梁犢起義軍一起,討伐石虎,雖然最後失敗,但是在冉魏時期,跟隨冉閔一起征伐四方,南征北戰,又重新坐上了長城軍大將軍。後來冉魏滅亡,他又來到東晉,跟隨權臣桓溫,三次北伐,又參加了淝水之戰,現在又跟隨謝安北伐,打到青州,又打到了長城,他感觸萬千。
站在長城上,李允城思緒萬千,他從一個年輕人,如今已經白髮,戎馬一生,從黑髮到白頭,一生與長城為伴。
青州被東晉大軍拿下後,東晉最北面的疆土已經到達了黃河,李允城將軍也被封為東晉長城軍大將軍,他留在青州駐守北方的長城,而是石金決則被封為青州刺史,守衛著青州。
李允城一家也從江陵接到了青州將軍府住下。
李允城將軍成為東晉長城軍大將軍後,又建立了長城軍摸金校尉府,由楊校尉統領,張鬍子、金尋兒、周羅天、武乾坤、金尋兒、方劍客、黃摸金、張老虎都成了摸金校尉府的摸金校尉,他們每人脖子上掛著一個摸金符。
在那長城之巔,李允城將軍看向遠處巍峨連綿的長城,他的披風飄揚著,長城上站滿了身著盔甲的東晉長城軍將士,他們雄姿英發、威武雄壯、守衛著長城,他們是長城上的勇士,他們守衛著邊關。
在那長城之巔,巍峨的長城連綿不絕,世世代代守衛著中華的疆土,那長城如同巨龍屹立在山巔,它將與日月星辰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