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1374章 梅姑

    此刻不具備地利,再加上沒有相應的工具,所以葉鋒還沒辦法將真龍之骨的精華釋放出來。

    看來只能以後找機會做這件事了。

    將真龍之骨收回儲物袋中後,葉鋒將鬼靈釋放出來。

    這回鬼靈沒有躺在地上,而是站在葉鋒面前,身上依舊是一絲不掛,葉鋒當真是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鬼靈看著葉鋒,右手壓左手搭在左腰邊,右腳後支,微微屈膝,福禮道:“小女子感謝大師救命之恩。”

    葉鋒知道她指的是自己殺了蟒蛟,將她釋放出來這件事。

    儘量錯開自己的目光,葉鋒輕咳兩聲道:“那個啥,你沒衣服穿?”

    “回大師,衣服我可以變出來。”鬼靈回道。

    “你穿上衣服吧。”

    鬼靈身體一轉,一件白色的古裝穿在了身上。

    鬼靈的形體是虛擬的,衣服也是虛擬的,就像三維立體成像。

    葉鋒正視她,問道:“你被蟒蛟所吃,為何沒有魂飛魄散?”

    “回大師,蟒蛟並沒有真正的吃了我,而是將我囚禁於它的體內,控制我作惡殺人,助它修煉。”鬼靈臉上露出後怕之色。

    葉鋒心中念頭一轉,坐下說道:“現在你已經解脫,我送你去陰間吧。”

    鬼靈臉上露出驚恐之色,哀求道:“大師饒命。”

    鬼靈是無法入輪迴投胎轉世的。

    鬼靈說白了就是因某種機緣修煉小有所成的鬼魂。

    陰司有序,鬼靈的存在有悖於地府的秩序,所以鬼靈在地府是絕對不受待見的存在。

    可以這麼說,鬼靈如果在陰間遇到鬼差,必然被鬼差所煉化用於增長自身修為。

    所以鬼靈基本上都不會也不敢進入陰間,只能藏匿在陽間修煉。

    不過陽間的修煉環境對於鬼靈來說比不上陰間,所以如果他們不走歪門邪道,正常情況下修煉進展都會很緩慢。

    葉鋒斟酌了一下,緩緩說道:“我斬殺了蟒蛟,雖無意救你,但卻已經和你結下了因果。”

    “現在已然不能放任你在陽間,你不願去陰間的話就讓我很頭疼了。”

    “大師,小女子願意侍奉在你的左右,為奴為婢,以報答你的大恩。”鬼靈眼睛一轉,一臉真誠地道。

    葉鋒微微頷首,做出一副不食人間煙火高人的樣子:“我可沒有強迫你。”

    “是小女子心甘情願。”鬼靈說著竟就在葉鋒面前一下子跪了下來,“梅姑拜見大師。”

    原來這鬼靈叫梅姑,葉鋒連忙伸手虛扶:“不必如此,快起來。”

    梅姑乖巧的站起身,微低著頭侍立在一旁。

    上下打量了一番梅姑,葉鋒是越看越滿意。

    收個鬼靈做女傭,比那什麼菲律賓女傭好百倍,絕對是件爽歪歪的事情。

    “梅姑,你是哪年的人,家鄉在什麼地方,生前是做什麼的?”葉鋒問道。

    梅姑回道:“奴婢是康熙十五年生人,家在洛陽,成長於官宦之家。”

    原來梅姑還是個大家閨秀,康熙十五年,距今已經三百多年了。

    也就是說,算上成為鬼靈的時間,梅姑的實際年齡已經三百多歲了。

    “那你……是如何成為鬼靈的?”葉鋒再問。

    梅姑臉上現出悲傷和憤恨的神色:“因為一場文字獄。”

    “文字獄?”葉鋒不太明白。

    “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梅姑念出一首詩,“大師可曾聽過?”

    葉鋒點點頭。

    清朝時期,文字獄很嚴重。

    據說清代有位讀書人,因風吹亂了他的書頁,引發詩興,吟了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便招致了殺身之禍。

    清朝統治者對明朝留下來的文人,一面採取招撫辦法,一面對不服統治的,採取了嚴厲的鎮壓手段。

    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員告發,浙江湖州有個文人莊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編輯《明史》,裡面有攻擊清朝統治者的語句,還使用南明的年號。

    這時候,莊廷鑨已死去,朝廷下令,把莊廷鑨開棺戳屍。

    他的兒子和寫序言的、賣書的、刻字的、印刷的和當地官吏,被處死的處死,充軍的充軍。

    這個案件,一共株連到七十多人。

    此後又有人告發,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裡,對宣告政權表示同情態度,又用了南明的永曆帝的年號,就下令把戴名世打進大牢,判了死刑。

    這個案件牽連到他的親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又有三百多人。

    因為這些案件完全是由寫文章引起的,就管它叫“文字獄”。

    康熙帝做了六十一年皇帝,老死了。

    他的第四個兒子胤禛即位,就是清世宗,又叫雍正帝。

    在雍正的統治下,文字獄也更多更嚴重。

    最出名的是呂留良事件。

    呂留良是一個著名學者,明朝滅亡以後,他參加反清鬥爭沒有成功,就在家裏收學生教書。

    有人推薦他博學鴻詞,他堅決拒絕了。

    官員勸他不聽,威脅他也沒用,後來他索性跑到寺院裏,剃光了頭當和尚,官員們也拿他沒辦法。

    呂留良當了和尚之後,躲在寺院裏著書立說,書裡有反對清朝統治的內容。

    幸好書寫成了,沒有流傳開去,呂留良死了,更沒被人注意。

    有個湖南人曾靜,偶然見到呂留良的文章,對呂留良的學問十分敬佩,就派了個學生張熙,從湖南跑到呂留良的老家浙江去打聽他遺留下來的文稿。

    張熙一到浙江,不但打聽到文稿的下落,還找到呂留良的兩個學生。

    張熙跟他們一談,很合得來。

    他向曾靜彙報後,曾靜也約兩人見了面,四個人議論起清朝統治,都十分憤慨。

    大家就秘密商量,怎麼想辦法推翻清王朝。

    他們知道,光靠幾個讀書人辦不了大事。

    後來,曾靜打聽到擔任陝甘總督的漢族大臣嶽鍾琪。

    嶽鍾琪掌握很大兵權,因為討伐邊境叛亂的時候立了戰功,受到雍正帝重用。

    曾靜想,要是能勸說岳鍾琪反清,成功就大有希望。

    曾靜寫了一封信,派張熙去找嶽鍾琪。

    嶽鍾琪接見張熙,拆看來信,見是勸說他反清,大吃一驚,問張熙:“你是哪裏來的,膽敢送這樣大逆不道的信?”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