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離開
若是楚辭這時候勸慰大楚出兵,有可能會讓大楚王朝就這樣一直鼎盛下去,徹底的改變歷史程序。
但是這對於大楚,甚至對於本來的大楚的局勢而言,並無任何的意義。
他們始終要被扭正。
一代代人傑,最終都難逃時間的枷鎖。
他們的命運早已經被定格了下來。
而一旦稍有改變,那將會是無窮無盡的改變,會引發無比可怕的浩劫。
但楚辭自問,自己究竟為何而來。
他是爲了改變時間。
既然如此,自己為何不能夠幫助大楚,讓他改變那不被天待的命運。
楚辭帶著各種複雜交織的心情,離開了大楚。
楚霸王親自送楚辭離開楚地皇宮,目送著他離開。
皇城的城牆之上,站著一位意氣風發的男子,還有一位傾城傾國的美人相伴在他的左右。
並非還是楚辭不想改變大楚的命運。
而是這一位楚王,寧願跟隨著命運去走。
從他示意讓項梁離開皇宮開始,他就下來決定。
如今他更是握緊了身旁女子的手,彷彿是一刻也不願意鬆開。
至於他在想什麼,或許只有他自己才真正的清楚。
.......。
楚辭離開了大楚之地,和大楚接壤的就是另一座神朝。
這一座神朝更加的接近東崑崙,其中幾座恆古矗立的帝城,如洛陽,咸陽,都在這一座古老的國度之中。
掌權的自然是那一位萬代功勳卓然,開創一代盛世的老祖。
在這一座古老的國度之中,有無數的人傑涌現。
更有無數的警醒世人良言流芳。
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此言徹底凝聚了這一座國度的魂,讓其矗立無數年依舊屹立於人世間。
而楚辭的前身,可以說是這國度之中小縮影裡的一員。
楚辭來到之時,自然也被迎入王宮之中。
如一代兵仙,也在王宮宴席之中。
而且楚辭也看到了諸多曾經留下赫赫威名的將領。
和楚霸王的一人氣概霸山河比較。
這裏就顯得人才濟濟,各類人傑齊聚一堂。
而正上方所坐著的那一位王,也是氣度和藹,讓人挑不出絲毫的毛病。
只聽著他開口詢問道:“聽聞楚道友,從大楚而來。”
楚辭點了點頭說道:“正是。”
此為王一笑後在一度的說道:“我於楚王之間,情同手足,近些時日來,只因一些小事鬧了不愉快,也許久不曾再見面了。”
楚辭把玩著手中的酒杯,聽著上方傳下來的話語,沒有說什麼,而是淡定而坐。
這時候只見一位謀士站起來對著楚辭問道:“聽聞楚道友,是從北域之地而來?”
楚辭沒有隱瞞什麼,坦然迴應道:“正是。”
這一位說話的謀士,來頭甚大,正是月下蕭何。
和兵仙的下場不同,三傑之一蕭何,最終以“自毀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殺的危機。
為何叫做天不待大楚。
大楚的氣運,只足夠滋養楚霸王一人。
就算楚霸王擁有足夠虎吞億萬星河的氣概,但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何況是三傑於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