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局勢
看著竹簡上的情報,許木面色逐漸變得凝重,許久纔將竹簡放下,吐出一口濁氣。
“秦軍此次進攻太過突然,趙軍沒有準備,恐怕...”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趙子邯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點了點頭,趙子邯也是皺著眉頭,說道:“是啊,年初之時秦軍便出兵攻佔上黨,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想來,如今便是想學上次一般。”
“趙軍歷經長途跋涉,還未來得及修整,士卒疲憊。而秦軍自前年以來,從未停止過戰爭,且戰果頗豐,氣勢正盛,猶如虎狼一般。此戰,對趙軍不利。”許木指著竹簡上的情報說道,回想起當初看到的歷史,大秦之軍猶如虎狼之師,三年來從未停止過戰爭,好戰亦常勝,氣勢旺盛,士卒不畏死。此等強軍,根本不是剛經歷過長途跋涉,還未修整的趙軍能抵擋的。
聽到許木的分析,趙子邯眯起眼睛,看向許木的眼神也有了些變化,沒有表現出來,繼續問道。
“許兄的意思是我軍此戰必敗?”
“那倒不一定。”許木搖頭,沒有注意到趙子邯的神情,繼續說道:“只是對趙軍不利,卻也不是必敗的局面。”
趙子邯的眼睛一亮,看向許木的眼神也越發深邃。
“趙兄覺得,為何秦軍會突然襲擊?”沒有繼續說,而是反問趙子邯。趙子邯也楞了一下,沒想到許木會反過來問自己,便開始思索,而許木也沒有停下。
“秦軍年初才攻佔上黨,加上前年攻打韓.國野王,去年又攻打韓.國緱氏與綸氏。短短時間內,秦軍便發動了三次戰爭,期間沒有間斷,如此頻繁的作戰,便是再能打仗的軍隊,恐怕也會吃不消吧。”
“即便如此,秦軍依舊選擇再次開戰,且十分迅速,想要一舉擊潰趙軍,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戰鬥。”
“趙兄曾說,秦軍主將便是王齕將軍,據我所知,此人並不是如此急於求成之人,但這次卻突然一反常態,所以,趙兄想到了什麼?”
“他們有不得不開戰的理由。”趙括眯著眼睛,低聲說道,腦海中不禁有了些許想法。看向許木,許木臉上淡笑,點了點頭。
“許兄所說,是糧草?”
“正是。”許木臉上浮現出淡淡微笑,一手靠在桌上,手指輕輕敲打桌面,發出噠噠噠的聲音,抬起頭看向天邊,彷彿看到了那片戰場。“秦軍征戰多年,想來後方糧草,已經所剩無幾。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再進行大規模的長時間的戰爭,秦軍拖不起。”
“所以,秦軍只能選擇開戰,想要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戰爭。畢竟,六十萬軍馬,可不是那麼好養活的。”
趙子邯的眼神越發明亮,看向許木的眼神也變得熾熱,就像在看一件絕世珍寶一般。
“只要信平君固守長平,不與秦軍正面交戰,以逸待勞,待到秦軍糧草消耗殆盡,那麼秦軍便不戰自敗。”
秦國連年戰爭,國內給養早就跟不上了,如果長時間的相持對峙,對他們十分不利。廉頗只要固守城池,以逸待勞,等秦軍糧草耗盡,待趙軍休整完畢,那時候秦軍必敗。
歷史上廉頗也正是這麼做的,打仗經驗豐富的廉頗一眼便看出了秦軍的劣勢,沒有與秦軍正面交鋒,卻不曾想被趙王坑了。
因為初戰失利,趙王見無利可圖,派遣鄭朱前往秦國義和,卻使得趙國的處境更加孤立。義和失敗,趙王惱羞成怒,命廉頗主動攻擊,廉頗深知此時與秦軍交戰是下下之策,也就沒有聽從趙王命令,使得趙王反感。
秦軍拿廉頗實在沒什麼辦法,這麼拖下去也不是事,於是范雎命人道趙都實行反間計,最後廉頗不得已被換下戰場,由馬服君之子趙括擔任主將,因為趙括的年輕氣盛,趙軍最後只能以慘敗收場。
可以說,這場戰爭的失敗,一般的責任都在趙王身上。即便是主將趙括,也不過是按照命令列事,奈何他的對手是大名鼎鼎的武安君白起,而不是明面上的王齕,只能說運氣不好。
“許兄真乃大才,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分析出如此多的情報,甚至給我軍想出了一個大好的計策,趙某佩服。”趙子邯唏噓一聲,隨後對著許木感嘆的說道,眼中滿是佩服。對於長平的局勢,他也只不過是從情報中粗略瞭解,秦軍突襲,趙軍傷亡慘重。畢竟沒有身處戰場,且戰爭剛剛開始,局勢並不明朗。
對於許木他是信任的,不然也不會將情報教給他看,本著挖掘一下許木才能的想法,想聽聽許木的意見,卻不曾想許木僅僅憑藉這少得可憐的情報,直接推匯出了整場戰爭的局勢,最後更是給出了一個很不錯的意見。
趙子邯也不是無能之人,雖然戰爭纔剛剛開始,但是略加思索,他便發現許木所說,很有可能化作現實,戰場情況豁然明朗。甚至,他想到了更多的東西。
“趙兄言過了,許某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清楚的。”之前說的一切,不過是歷史的走向罷了。
對於許木的謙虛,趙子邯只是笑了笑,沒有多說。他算是知道了許兄的厲害,身懷大才,為人卻十分謙虛淡然,也有自己的堅持與想法。此等人物,倒是讓他碰上了
“只是秦國,恐怕不會如我們所願了。”
既然許木都說明了,秦軍已經無法再進行長時間的作戰,那麼定然不會任由趙軍用緩兵之計,多半會主動出擊,甚至用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嗯?”許木愣了一下,隨後看了一眼趙子邯,眼神有些奇怪,也有佩服。他是來自兩千多年後的世界,有著歷史打底,才能說出長平之戰的局勢。而趙兄卻是自己推斷,就一語道出了未來會發生的情況,著實讓他佩服。
不過,他沒有應聲,後面發生的一切他自然知道,確實不能說出來了。他已經說的夠多了,若是再說,若是傳出去,恐怕他就不會再有安寧之日了吧。
趙子邯也心領神會,不再討論戰爭的話題,兩人相視一笑,沒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