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王家有女入洛陽 八
“是,確實是有人上這個摺子,但是父皇還沒有同意。”
“議事堂的相公們呢?”何沅吃飽飯以後就癱在了椅子上,一副我沒骨頭的樣子。順手結果旁邊浣珠給的茶水,一口一口的慢慢嘬。
“議事堂的相公們大部分都保持了沉默,沒有說話。估計是不想捲入這場紛爭吧。”
“孫之望應該是所謂的小部分吧?”
太子苦笑了一下,點頭承認。“給父皇上摺子的官員就是蜀黨。”
“難道蜀黨想要倒向何洽那邊嗎?”何沅皺起了眉頭。要是蜀黨真的倒向了何洽那邊那事情可就不妙了。原本支援何洽的只是軍方,現在連文官中勢力最大的蜀黨都要倒向何洽,那太子現在的處境可能會更糟。
“這個倒好像不是。今天黃州刺史梁奎上書,說是黃州倉庫經年虧空,難以為繼,請求國庫予以接濟,以免災年無糧可放。”
“這和何洽有什麼關係?”
“周先藏原先就是黃州司倉。”
“......”何沅已經是第二次聽到這個名字了。第一次還是在議事堂眾人籌建火藥監的時候。何沅當時對於這個周先藏是十分的好奇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竟然搞得這麼天怒人怨。後來逐漸就給忘了,今天再次聽到這個名字,何沅的好奇心熊熊燃燒了起來。
“四哥,這個周先藏到底是什麼人啊?為什麼蜀黨竟然如此懼怕這個人?爲了阻擋他回朝竟然不惜和何洽做交易?”
“你不知道周先藏?”太子驚奇的說道。
“我不知道啊,這個人很有名嗎?”何沅摸不著頭腦,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啊。
“哎,要說這也不怪你。不對朝政不感興趣,再加上那時候你也小,所以不知道很正常。那我今天就給你講講這個周先藏。”太子也把筷子放下,結過碧珠的茶水,順了順。
“周先藏,字封貯。河北涿州人。少年時跟隨鳳鳴書院的大儒景川先生讀書,是景川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要知道景川先生那可是鳳鳴書院的二號人物,所以周先藏在冀黨中的備份那也是相當的高。再加上他天資聰慧,年少得志,經過書院的推薦以後入朝為官。歷仕屬各部門,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才能。”
“這麼說這是一個和周相公一樣的能臣幹吏了?那為何會被貶出京,現在還被人下絆子?”
“這個人雖然能幹,但是他卻是一個十分倔強的人,只要他認定的事情就絕對不會輕易改變想法。他在京短短几年就任職了工部、都水監、刑部、洛陽令的等好幾個部門,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因為他的所有主官都受不了他啊。”太子苦笑著說道。“只要是他任職的部門,見到他不滿意的地方他就會直接指出來。而且漸漸的範圍就越來越大,甚至擴大到了勳貴那裏。可是他不是言官啊!他這樣肆無忌憚的彈劾搞得滿朝官吏叫苦連天。他在刑部任職的時候見到了許多的冤假錯案,那時他彈劾官員幾乎是最多的。所以外面給了他一個外號叫刑道御史。後來世宗皇帝駕崩,父皇登基。這個周先藏竟然給父皇上了一份名叫《請聖君圖變清政疏》。奏摺中說現在大梁官吏昏庸,兵將膽怯,只有實行變法才能夠富國強兵,拯救大梁於危難之中。這個奏摺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群臣紛紛上奏指責周先藏口出狂言,禍國殃民,請求父皇將其斬首。父皇當時還是比較欣賞他的,只是當時父皇新等級,還沒有完全掌握朝堂,不得已,只能將他貶謫到了貝州,後來又左遷到了黃州。”
何沅聽著周先藏的事蹟,不由得對這個人由衷的敬佩。不知道這個人是一根筋還是沒腦子,當官能犯的錯誤他幾乎都犯了。如果拋去外部因素的話,何沅還是比較欣賞的這個周先藏的,最起碼這個人敢說話。這個人就像是混進沙丁魚裡的那條鮎魚,把朝堂上那些沉睡的沙丁魚給攪得不得安寧。
表面上孫之望說周先藏膽大妄為,不安本職,實際上那都是場面話。真正引起滿朝文武憤怒的是周先藏那道奏摺裡所蘊含的主張——變法!
自古以來王朝的更迭都是一次利益集團的重新分配。各股勢力擁戴一位共同的君主上臺,君主將手中的權力和財富按照功勞的大小分配給手下的眾臣。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逐漸形成。變法本質上是想要用和平的手段將他們手中的權力和財富重新集中再分配,以達到平和各股勢力的作用。但是皇帝想要將貴族官吏手中的權力和財富收回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只要看歷史上變法到底有幾次成功的就知道,很少很少。所以周先藏主張的變法可以說是觸動了所有人的利益。這也難怪周先藏在朝廷中變成一個孤臣。興元皇帝提出將他調到京城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如臨大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