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美最時洋行
在忠國生活的21世紀,就算是在玉龍國,聽到本地人說一口流利的英塔利亞文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但是在1910年的玉龍國,會說一口標準而且流利的英塔利亞文的玉龍國人,絕對是個稀罕物。
不過對於在美最時洋行這樣大的洋行裡工作的人而言,就算見到能夠講英塔利亞文的華國人,應該也不至於驚訝到會從椅子上跳起來。
忠國朝對著自己走過來的洋人看了一眼,心中已經猜測到了對方的想法。
很明顯,對方不僅僅只是因為自己一口英塔利亞文才這樣驚訝,真正的原因恐怕在自己這張臉上。
對於美最時洋行的接待人員來講,操持著英塔利亞文進門的面孔無論是洋人還是玉龍國人,始終都是那麼熟悉的幾張,但是忠國的這張臉,卻是他頭一次見。
也難怪對方會這樣意外。
洋人走到了忠國面前,對他點了點頭,脫口而出一句讓忠國大感意外的話。
“先生有何貴幹?”
這竟然是一句字正腔圓的玉龍國話。
而且看對方臉上認真的表情,分明是把忠國當成了什麼不可怠慢的人了。
隨後對方的下一句話讓忠國馬上明白了過來。
“敢問先生就職於何處?”
聽到對方這樣問,忠國知道這個洋人是把自己當成了在其他洋行供職的玉龍國人了。
玉龍國的大門被洋人開啟之後,蜂擁而來的洋人數不勝數,抱著想要大賺一筆的心思,不少洋人商行都在玉龍國開設了洋行分支。
而且很快,負責洋行事務的洋人們就發現,要在玉龍國做好生意,最好的辦法就是僱傭一些熟悉本地而又頗有手段的玉龍國人來為他們服務。
比起洋人,這些玉龍國人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和情報網,在銷售來自海外的商品,以及收購玉龍國特產等事上,渠道要通暢穩固得多。
自然,依託於身後的洋行,這些玉龍國人的身份地位也能夠得到提高和保障,再加上洋行開出的豐厚佣金,大多數人也往往是對洋行忠誠至極。
對於這些服務於外國商行,幫助其在玉龍國展開生意攫取利潤的人,玉龍國人統稱其為“買辦”。
忠國一副玉龍國人的面孔,又說得一口流利的英塔利亞文,當下立刻就被對方誤以為是其他洋行的買辦了。
見對方誤會了自己,忠國連連擺手,臉上堆起了笑容。
“客氣了,我不是買辦,這次來貴行,是想要和貴行談生意。”
“原來如此,看先生器宇不凡,身姿挺拔,想必先生不是凡人,還請先生留下姓名,以免日後相見的時候我失了禮數。”
洋人這一通比忠國印象中的玉龍國人還要玉龍國人的話,說得忠國忍俊不禁。
什麼器宇不凡身姿挺拔,這副身體的原主人一副營養不良的乾瘦模樣,看起來自然是比常人要高,至於自己......在21世紀生活慣了,也沒少見外商,舉手投足自然不像這個時代的一般玉龍國人那樣縮手縮腳。
不過對方盡了禮數,而且說話得體,忠國便報出了名字。
“我叫華忠國,華國的華,華國的國,忠誠的忠。”
“好名字,好名字!耽誤了,先生請進吧。”
對於洋行而言,每天進進出出的人實在太多,對方沒有再多問話,忠國點點頭就走了進去。
走進洋行,忠國立刻就看到了一大片空地,空地各個角落均堆積著美最時洋行從各地收購而來的商品。
眼下正是開春,一年之中生意最淡的時候,饒是如此,這一大片空地也有足足五分之一的地方被貨物給堆滿了。
“往這邊來。”
幫忠國引路的是一名在洋行內工作的年輕人,年紀在忠國看來不超過十八,不過手腳利落,說話舉止也十分得體。
跟著年輕人順著空曠堆貨場的邊緣走過之後,兩人先後上樓,年輕人將忠國帶到一扇房門前叩了叩門。
“大班,有客人來......想要......談生意。”
年輕人說話磕磕巴巴。讓忠國大吃一驚的是,這名小夥子說的竟然也是英塔利亞文,雖然還很不流利,也多少帶些口音,但是卻已經可以勉強表達意思了。
他嘴中的大班忠國也知道,就像在洋行幫助外國人主持工作的玉龍國商人被稱作買辦一樣,在玉龍國洋行工作的外國人,也有一個通稱,就是剛剛少年口中的“大班”。
換作忠國前世所在的玉龍國,大概就相當於外資公司派遣來玉龍國管事的經理一級,在洋行裡算是最高負責人。
屋中立刻就傳出了一聲簡短的應答聲。
少年推開門,將忠國先讓了進去。
房間裡擺設簡單,除了一張堆放了不少檔案和書本的書櫃以外,就只有一張辦公桌和兩把椅子。
其中一把椅子位於辦公桌後方,一個蓄著鬍子的金髮中年男子端坐其中。注意到忠國和少年進來,金髮男子抬起頭來打量了忠國幾眼。
“你是什麼人?做什麼生意的?”
金髮男子用一口鼻音濃重的英塔利亞文問完話,旁邊的少年便立刻開始翻譯。
“老爺,大班說......”
不等少年翻譯完對方的話,忠國就豎起一隻手打斷了他。然後忠國抬起頭,看向辦公桌後面的大班,張嘴吐出了一口流利的英塔利亞文。
“你好,我叫華忠國,我是做大米和麪粉生意的,這次是想來和貴行談談生意。”
金髮中年男子睜大了眼睛,不過他的態度還算冷靜,至少沒有立刻從椅子上坐起來。
自從1517年葡萄國商人安德雷德帶著船來到玉龍國曠東省沿岸要求與玉龍國通商,開啟了近代歐西洲與玉龍國貿易的時代以來,西洋商人對於能夠幫助他們在玉龍國擴充套件業務,懂得說英塔利亞語的本地玉龍國人可謂是求賢若渴。
而玉龍國其後數百年封閉國家的政策,更是導致如今這個時代相關人才極度稀缺。
忠國這一口英塔利亞語,簡直比自己一口略帶小鄉村老家口音的英語還要標準流利。
難怪這大班瞪大了眼睛。
“華忠國......原來如此,我一般是不會和沒有熟人引薦的商人直接面談的,不過我想破個例也無妨,我很有興趣聽聽你的生意,請坐吧。生意夥伴都叫我漢斯。”
漢斯對著華忠國抬了一下手,示意他坐在正對面的椅子上,然後對著旁邊的年輕人吩咐了一句。
隨著關門聲響起,屋子裏馬上只剩下了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