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十二章 夜雨大話之書蟲

    今天要講的故事呢,是從一本殘卷上看到的。

    原文是文言文,爲了便於大家理解,將其略作翻譯。

    可能有的地方還出有些半文半白,請多多擔待。

    話說不知是哪朝哪代,有一位書生上京趕考,路遇大雨,於一古寺躲避。天黑,又七位行路之人陸續入廟。各自用過乾糧後,共聚於火前閒話。書生心神不定,仍自凝目看書。

    中有一年青樵夫提議各人輪流講一個奇談怪論,以對這漫漫長夜。眾人附和,推一白髮老翁起首。稍辭後從,徐徐道出下面之事……

    聞鄰縣有一範姓老先生,四十又五方中了個相公。適逢鄉試年,竟高中了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後做了一個知縣,卻因貪汙被貶而終老故里。臨終之際,喚其子於床前,講了一段話,大意如下:

    你可知為何你父親我可以在晚年中舉,運氣是一,另一因是書蟲。那年院試前一日,我心中煩躁,將那些積塵舊書翻將出來,於院中晾著。進屋之前日頭高照,不曾想搬出之後日悄然隱去,森森風來。隨手拍打,灰塵上揚,入鼻侵眼,涕淚齊流,頭痛欲裂。幾個呼吸後,竟毫無痛覺,如夢初醒。以手擦臉,涕淚仍在。只是腦中似是進了什麼活物,略感怪異。

    晚上燭下,本欲溫習應試策文,不曾想竟似聞腐臭之味,耳中小語如蠅,曰:“臭不可聞,不食不食。”轉而去看講義註釋,亦是如此,味或腥或苦或刺或厚,不能久近。無奈,隨手拾取無用之書,味淡而芳,如花草之香,耳中細語:“有味,少食。”而後尋日翻曬之舊書,竟如聞百年陳酒,香味醇厚,一掃之前的怪味。耳中聲音漸明:“人間美味,多食多食。”

    第二日於院試上,耳中隱約有聲,皆是對題之論。我心下即念,已二十餘年未能考過,今日不妨任著這聲音。於是便隨音下筆,交了個首卷。

    竟是進了縣學。後返家,不再埋頭於應試之學,只是隨著味道和耳中的細微之聲看書。日子過的也快,不覺到了六月盡間,於同案的人一起去了鄉試。較之院試,耳中聲音更為清晰,已字字可辨。如前那般寫下,竟中了舉。只可惜我一時迷了心竅,被丈人一巴掌打暈,醒來後發現耳中有異樣,將手伸入,竟揪出一隻蟲子,大略三寸,紙般白色,身有黑色細紋,如某種古字或是畫符。用手一捏,尖細一叫,似是耳中之音。即刻,口流液,似是墨,有異香。

    返家,應酬熱鬧過後,再看書,已無味。始知應是書蟲作怪。

    後其子亦效父曬書,無果,遂以其父胡言,酒後道出,傳遍鄉里。

    老翁一頓,看了眾人一遭,所謂的書蟲究竟是有是無,我也不下定論,各位需自己一探究竟纔可。我的第一個故事呢,就到這裏了。

    那書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抬起了頭凝神細聽。

    樵夫撫掌嘆道,老先生的故事味道不淺啊。我們還是按輩分來吧,下一個……

    坐在樵夫對面的看行裝應是客商的中年人笑著接道,既逃不過,那鄙人就直接開始了。

    預知後話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