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1084 再臨碎境

    吳殳,又名吳喬,字修齡,江蘇太倉人,早年入贅到崑山,遂籍崑山。生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死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得年85歲,撰有《圍爐詩話》、《紀效達辭》與《手臂錄》等。

    以上,是吳殳的簡介,然而,此人是真正的文武雙全,既是詩人,也是史學家,還是武學學者,他的著述一共有二十四種之多,留存後世的有十三種,另外十一種或已經亡佚,或存佚暫時不詳。在這二十四種著述中,武學著述就有五種。

    吳殳之“奇”,一是孤介傲岸的性格,二是行蹤和社會交遊十分神秘,第三,是他自身的學術取向和建構的特殊性,他成功地融合了文學、史學和武學,創造出獨具一格的學術模式。

    看完這些,魏偉幾乎可以斷定,這個吳殳就是老頭所說的吳殳,傳承之種的最後一位守護者。

    “花子的意思是吳殳要回來,但給個畫像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怕咱們不認識他?”三九不解,問道。

    “人不可貌相,這意思恐怕是提醒咱們,要認清他!”既然已經知道這位跟老頭關係不錯,魏偉哪能不加以提防?順著這個思路考慮,花子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用不用一見面就……?”三九沒有說完,但語氣卻很低沉,意思魏偉明白。

    “暫時不需要,先看看他要幹什麼!跟董事會說一聲,讓大家有個準備。”魏偉吩咐道。

    知道了吳殳的經歷後,魏偉便對此人一點好感都沒有,明末清初,萬馬齊喑的時代,這廝不想著如何襄助華夏,而是去研究自己的愛好,有再高的學術成就又能如何?

    那個行刺親王失手被擒後,寫出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慷慨詩篇的,結果是個大漢奸,難道憑那首詩就能洗白了?

    吳殳的事情只需高層知曉即可,這個人沒準是曇花一現,知道的人太多了反而麻煩,董事會的形象必須是正面的。

    接下來的日子,魏偉離開傳承之種,開始在融合後的納賢域中閒逛,反正暫時也無法修煉,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在自己離開後,家鄉都有什麼變化。

    原先的介面變化很大,在被華夏盟統一後,各個種族摒棄了舊有矛盾,都在拼命發展,想法也都一樣:牛不牛,看以後!

    以前看不到方向時,為謀取利益,只能互相傾軋,現在,既然有了更高的追求,誰還在乎那點兒甜頭?只要抱緊華夏盟的大腿,誰的未來都不是夢!

    看到一切都欣欣向榮,魏偉表示很欣慰,覺得他們還算對得起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枉當初冒險偷渡。

    想到偷渡,魏偉就立馬想起無序碎境,遂決意去看一看,也不知道介面融合後,那裏跟沒跟著上來,或者有什麼其他變化。於是通知三九,讓他告訴小花帶著小屁來找他,他要讓小屁這熊孩子看看他被孕育出來的地方。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