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失守(十五)
以空間換時間的理論,在另外那個位麵時空的對日抗戰之中,飽受詬病,即便在戰後也受到了諸多的批評和指責。
朱文海也不知道這個理論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在另外那個時空中,他是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新時代青年,沒有經受過那一段特殊的艱苦戰爭歲月的考驗。
但是作為勝利者的後代,接受的也是紅色革命思想教育的新青年,朱文海卻覺得,太祖關於《持久戰》的論斷,其實也包含了‘以空間換時間’的理論。
持久戰的核心就在一個‘久’字上,意思很明白,戰爭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於華夏的,只不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取得最終的勝利,需要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是七八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
這就是持久戰中的久字,然後纔是一個戰字!
沒有這個戰字,時間拖得再久,也都沒有任何意義。和平,哪怕是虛假的表面上的和平,也會麻痺絕大一部分人,讓這些人在這樣虛假的和平中漸漸的迷失,漸漸的忘卻掉身上的國仇家恨,最終就會變成跟前清的時候一樣,反清復明淪為極少數民族精英最後的絕命吶喊,而掀不起任何的風浪。
因此,久是指過程,戰卻是指爲了達到戰勝小龜子這一最終目的而必須採用的手段!否則,像汪偽那樣舉國投降,華夏豈不是永遠都沒有出頭的日子了麼?
當然,在另外那個時空中,不管是‘以空間換時間’的理論,還是太祖《論持久戰》的理論,最終,華夏戰勝了它們的生死宿敵,掃清了壓在華夏民族國家復興頭上的一座大山,也取下了華夏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而在這個時空中,大宋想要取得跟東委奴國小龜子之間的這場生死存亡的國運之戰,同樣離不開太祖的那個《論持久戰》的理論指導,同樣的,想要禦敵於國門之外,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想要戰勝東委奴國小龜子,必須得有一個漫長艱苦甚至可能曲折的過程,而大宋現在,最缺的又恰恰就是時間!
爲了這次的大戰,東委奴國小龜子準備了長達一個世紀,先是扶植大宋國內的叛亂分裂勢力,扶植偽東遼國,偽東遼國爛泥扶不上牆之後,東委奴國小龜子只能擼起袖子親自下場,對大宋發動全面戰爭。
而大宋事起倉促,從東委奴國跟大宋斷交,擺出了一副要開戰的架勢之後,大宋纔開始著手準備抗戰,留給大宋的時間,只有區區不到三個月的準備時間。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大宋想要完全準備好應對東委奴國的全面進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為今之計,也只能透過層層設防,以空間地域換取對東委奴國小龜子的作戰時間的方式,給後方爭取到更多的準備時間了。
以空間換時間,這是無奈之舉,卻是現目前,大宋唯一能夠採取的策略,要戰勝東委奴國小龜子,短時間內肯定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一個艱苦漫長甚至是曲折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從哪來?只能用大宋遼闊的疆域土地換回來!